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1050725波波俄Day9聖彼得堡_涅瓦河遊船_凱薩琳宮_尼古拉表演

昨晚住宿在聖彼得堡的Holiday Inn,算是相當不錯的飯店。因為前一天導遊就一直灌輸我們俄羅斯的管制嚴格,飯店也把我們的護照收走,所以老婆擔心我的安全,叫我不要出來晨跑,怕我被俄國軍警抓走。所以我特地問了櫃檯人員,哪裡跑步比較安全?他一臉疑惑問我什麼意思。我告訴他原委後,他只說:No problem, it's safe definitely.

跑出飯店,就看見這座雄偉的凱旋門。外觀為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主要建築材料是鑄鐵。修建於1834年,用來慶祝俄羅斯在第八次俄土戰爭中取勝。1936年凱旋門被拆除,鐵塊曾被移到列寧格勒南郊用來阻擋德國軍隊。1958年至1960年時,凱旋門得到重建。

想說先去冬宮廣場繞一圈,於是沿著莫斯科大街往中央區跑去。天氣陰陰的,地面還有些濕濕的,想是昨晚有下一陣雨。

莫斯科大道上Chapel of St. Nina and St. Sergius of Radonezh,一座我不太會翻譯的東正教堂。

路邊另一座漂亮的東正教耶穌復活大教堂。蘇聯解體後,東正教重新在俄羅斯聯邦內獲得主要地位,所以在俄羅斯境內,大部分的教堂都是東正教。

聖彼得堡街道滿乾淨的,人行道的連鎖磚也鋪的不錯,不愧是歷史名城。俗稱彼得堡,是俄羅斯的聯邦直轄市,也是西北部聯邦管區和列寧格勒州的首府,由彼得大帝於1703年5月27日建立,在1712年至1918年期間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

一般民宅屋頂也有尖塔,整體造型滿好看的。一戰於1914年爆發後,聖彼得堡為因應當時「去日耳曼化」的風潮而改名為「彼得格勒」,在蘇聯立國後又改名為「列寧格勒」。二戰1941年9月8日至1944年1月27日期間,列寧格勒被德軍圍城封鎖長達872天,導致多達150萬人死於轟炸、飢寒,是役成為了現代歷史上時間最長、破壞最嚴重、傷亡人數最多的圍城戰之一。1991年蘇聯解體後,經市民投票,恢復聖彼得堡的舊名至今。


聖彼得堡沒有摩天大樓,其天際線相對較低。現行法規禁止在市中心建造高層建築。聖彼得堡市中心的歷史建築,大部分是18和19世紀的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建築,1991年,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二戰遺蹟相關紀念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聖彼得堡位於芬蘭灣的最深入處。為大涅瓦河和小涅瓦河匯聚的三角洲地帶,在18世紀初,這裡還是一片沼澤。隨著聖彼得堡市的建造,人工運河在市內縱橫交錯,以舒緩因芬蘭灣水淺而倒灌進入聖彼得堡的海水。也因此,聖彼得堡常被稱為「北方威尼斯」。

跑到郊城大街時,看看時間,怕去冬宮繞一圈會太遠,於是左轉改跑附近景點就好。Warsaw express華沙站,一個舊火車客運站,現在已成為鐵路車輛博物館。該火車站始建於1851年,完工於1858年,該鐵路1862年延伸到了華沙,華沙當時是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

Trinity Cathedral三一大教堂,興建於1828 -1835年,坐落在海軍部以南。 為了紀念沙皇俄國在1877-1878年俄土戰爭中戰勝土耳其,奪取保加利亞,於1886年在教堂北立面之前樹立了俄土戰爭紀念柱。

在華沙站旁的另一間耶穌復活教堂Tserkov' Voskreseniya Khristova,目前正在整修中,匆匆跑過,沒有多停留。


雖說俄羅斯管制嚴格,可是我看街上還不少24小時開的店,也許聖彼得堡緯度高,白天時間長,晚上10、11才天黑,所以晚上活動的人還是很多,24小時商店可以方便夜貓子生活。


我們住宿的Holiday Inn飯店就在這地鐵站旁,交通也很方便。

短短7公里,還是有很多可看的景點,這個歷史名城值得細細探訪。

今天早上的行程是要安排觀光船遊涅瓦河,但是船要9點鐘後才有開始營運,所以趁這個空檔,導遊就先帶我們來逛這個凱薩琳花園。

花園廣場也叫做奧斯特洛夫斯基(1886年生,俄國劇作家及現代劇院的創建者)廣場,中央就是一尊高大的凱薩琳二世雕像,女皇雕像下方環繞著9名男性雕像,據說都是她的情夫。

在歷史上凱薩琳大帝跟武則天一樣,都有非常多的情夫(男寵),但在開疆擴土的功績上(容後再敘)則更勝武則天。自古並非只有像漢武帝、唐太宗等雄才大略的男性皇帝,女性皇帝一樣可以有後宮,且將國家帶向富強之路啊!

在花園旁有間黃白相間的亞歷山大德里娜劇院,是俄羅斯最古老的話劇院之一。劇院建於1832年,以尼古拉一世皇妃的名字亞歷山大德里娜命名。前蘇聯時期,劇院被改名為「普希金劇院」,現在又恢復了沙俄時期的名稱。劇院建築是氣勢磅礴的古典式建築,正面由6根圓柱作為裝飾,柱廊上部有駕馭戰馬車輛的音樂之神阿波羅的塑像。

來聖彼得堡,遊涅瓦河是不可遺漏的一個項目。聖彼得堡最好的景點,如宮殿、教堂、學院等建築均分佈在涅瓦河兩岸,而在涅瓦河上的觀賞角度是最好的。

既有北方威尼斯之稱,遊水都當然就得登上觀光船,領略聖彼得堡城市風光,品味這千姿百態的迷人風情。

自1703年彼得大帝在此建立彼得保羅要塞以來,300年來聖彼得堡見證了俄羅斯的歷史發展,留下了無數的文化資產,充分表現了俄羅斯文化特色。

今天的天氣算是相當晴朗,站在艙外甲板上,吹著徐徐海風,拍照獵取沿岸氣派美麗的建築,心中留下滿滿的感動。

不想在艙外吹風拍照,也可學習貴婦,悠閒的坐在艙內沙發上,透過大面玻璃窗,依然可以飽覽美麗河岸風光。

遊船可以看到岸邊的工程師稜堡。被認為有精神疾病的保羅一世不喜歡冬宮,在那裡從未感到安全。他擔心遇刺,1797至1801年,在夏園以南修建了這座類似城堡的宮殿,周圍環繞著莫伊卡河、豐坦卡河以及新開挖的兩條運河,為一個人工島,只能通過吊橋進入。諷刺的是,保羅一世搬到這裡40天後,即被人用枕頭在臥房裡悶死。19世紀此處改為給軍校的工程學系使用,城堡名稱由此而來,目前是俄羅斯美術館的分館之一。

這座涅瓦河上最著名的聖三一橋,也是一座可以開啟的橋樑。在聖彼得堡眾多的橋梁中,其中的21座橋梁在淩晨2至5點之間會打開,以讓輪船通過,就像東港的跨海吊橋。每到夏季的夜晚,河邊總是聚集著許多旅客前來觀看吊橋開啟的情景。後方尖塔所在就是彼得堡羅要塞。

維京戰船餐廳(Fregat Blagodat restaurant),聽說明天我們也會有一餐在船上用餐喔!

由船上眺望這片美麗的河上風光,我遙想著彼得大帝當年的雄心壯志,一心想建立強大海軍,打開通往歐洲的通道,心中興起浪淘盡千古英雄的感懷!


在涅瓦河上也可以清楚看見岸上的兩根紅色燈塔,名為羅斯特拉 (Rostral) 塔。


塔柱高約32公尺, 是在1810年與當時後方白色建築的證券交易所一同修建,燈塔就像兩個守衛般站立在後者的門前。Rostral 是船頭的意思,將敵軍打敗後,將船頭砍下來作為戰利品,裝飾在柱子上用以慶祝勝利,這是緣自古希臘羅馬的一種風俗。

這座綠白相間的是人類與民族學博物館,1727年由彼得大帝建立,是俄羅斯第一座博物館。1697年彼得大帝在歐洲的學習之旅,曾向荷蘭學者盧斯奇研習解剖學課程,並產生強烈興趣。1717年他向盧斯奇買下超過2000件怪異的解剖標本,乃建此館收藏。

由涅瓦河上看冬宮,明天到冬宮廣場參觀後,再來談這座鼎鼎大名的宮殿。

回到碼頭,岸邊有美女在曬太陽,大家忙著拍照,她也很大方的跟我們揮揮手。

遊完涅瓦河後,開始展開市區參觀行程。首先來到彼得保羅要塞。1703年彼得大帝開始修築此堡壘,由於所在地為潮濕的沼地,氣候濕冷,工程進行非常困難。彼得大帝從各地徵調超過2萬勞工及農奴,日夜不停趕工,再犧牲了數千人性命後,終於在同年秋天完工。

要塞中最早也是最華麗的建築就是這座聖彼得與聖保羅大教堂。在1712年5月30日彼得大帝生日的這一天,他下令興建一座木造教堂,數年後請來瑞士籍的建築師重新在原址建造石造的大教堂,才有了現在這個巴洛克式宏偉的建築。可惜的是,彼得大帝1725年去世,教堂尚未完工,直到1731年 5 月才下葬, 而教堂一直到1733 年才終於完工。

在聖彼得堡作為首都的200年間,此教堂成為皇室陵寢,所有皇室成員及羅曼諾夫家族死後都葬於此。

教堂內放置32座棺木,除了有彼得大帝的棺木外,由於尼古拉二世去世前已宣布放棄王位,是否已是平民身份擬來一番爭議。這幾位被屠殺的羅曼諾夫末代皇室成員,遺體遲至1998年才被運送來此安葬及另自安放在此小側室中。



教堂內部的裝潢,淡色的壁畫佈滿牆壁及天頂,華麗而不失優雅,相較於涅瓦河南岸的教堂,這裡更顯得莊重而有品味。

這張俄羅斯帝國皇帝及女皇世系圖應該可以很清楚勾勒出朝代更迭變遷,只是都是俄文。


到維基百科找了有中文的說明,加上相片對照,應該更清楚。

結束室內參觀後,出到外面廣場。由於要塞位於涅瓦河北岸的兔子島(涅瓦河三角洲最上游的一個島),老婆生肖又是屬兔,看到兔子雕像當然特別高興。

要塞內有一尊於1991年由舍米爾金(Mikhail Shemyakin)所塑造的彼得大帝雕像,是按照彼得大帝真實真材所雕塑,他身材魁梧卻有個極小的頭,據了解彼得大帝高203公分,是世界上最高的皇帝。

驅車離開要塞時,要塞城牆邊的草地上有不少人在做日光浴。春光無限,此時我才恨自己只有手機,沒有單眼相機呀!

接著來到中央區的基督喋血大教堂,只是在上午11點多的嬌豔陽光下,逆光拍攝無法拍出她美麗的身影。

這座教堂是為了紀念亞歷山大二世而建的。他是位仁君,主張廢除農奴政策、進行司法改革及整頓軍制。但卻因此引來既得利益者抵制與反彈,導致他在1881年3月1日遭恐怖分子炸彈殺害。兒子亞歷山大三世建此教堂紀念父親。

下午要參觀聖彼得堡三大宮殿之一的凱薩琳宮,它在20公里外郊區的普希金鎮沙皇村,為了方便參觀,我們拉車到凱賽琳宮那兒用餐。餐後走路往凱薩琳宮,路旁有一整列賣紀念品的攤位。

高大闊氣的金箔雕花大鐵門就是凱薩琳宮入口處。沙皇村是個融合花園造景與宮殿建築的皇室度假勝地,整個風格設計都在俄羅斯兩位女皇伊莉莎白與凱薩琳大帝統治的時代完成,不同於男性沙皇所建設的景觀。


佔地102公頃的沙皇村,最重要的參觀焦點當然是這藍白相間、巴洛克式與俄羅斯新古典主義設計的凱薩琳宮。


除了凱薩琳宮,外圍還有許多的綠地、湖泊、涼亭、花園及涼亭點綴其中。


宮殿採三層樓設計,這柱上裝飾的駝男,令我想到興建過程艱辛。1744-1756年彼得大帝的女兒伊莉莎白女皇下令興建,當時此地為茂密森林,她動用數千勞工與軍人才將此地開墾成花園,並建成宮殿。為紀念母親凱薩琳一世(彼得大帝第二任妻子)取名為凱薩琳宮。凱薩琳一世原為立陶宛農女,戰敗被俘後受彼得大帝寵愛,並於1712年成為皇后,彼得大帝死後成為女皇。


也許是暑假旅遊旺季,加上陸客充斥,幾個熱門參觀景點總是人山人海,比肩摩踵,導遊總叮嚀我們要跟緊,好像上戰場衝鋒陷陣似的。




迎賓的階梯位於宮殿正中央,1780年初以紅褐色為設計主調,1860年重新設計,改以洛可可風格裝飾天花板及四壁。


這座寬敞的大廳是伊莉莎白女皇時代的傑作。可謂金碧輝煌,極盡奢華繁複。



牆柱裝飾以金箔一片一片貼上去,令人眼花撩亂,嘆為觀止。


大廳由設計冬宮的義大利建築師拉斯提里所設計,天花板的壁畫「俄羅斯凱旋」為名師Valeriani所繪製。


拼花地板則採自珍稀木種,在在展現皇家氣勢。


接下來要參觀一座通體由琥珀和黃金裝飾而成的琥珀廳,曾在18~20世紀間一度被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蹟」。所以我們也被要求穿上套套鞋,避免弄髒了地板。琥珀廳內不准拍照,以下二圖取自維基百科。


此廳饒富歷史。1701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為了給他的王后一個豪華的居所,因而在柏林的夏洛特堡宮內命人建造了這一奢華宮殿建築。由於建築內部最主要的裝飾材料為當時價格極端昂貴的琥珀,因此該宮殿得名琥珀宮。1716年,彼得大帝訪問普魯士,這座宮殿便被新任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作為俄普親善的禮物送給了彼得大帝。


琥珀宮先是放置在俄國的冬宮,之後,便被放置在聖彼得堡郊外的凱薩琳宮內。1941年時,德俄戰爭,德軍長驅直入攻入聖彼得堡,德國人將這些珍貴的東西一一拆回運到德國哥尼斯堡展示。1945年反攻的俄軍逼近,希特勒下令將這些東西海運運回德國中部,不過才下令沒多久,整個哥尼斯堡就被英軍空襲炸毀,之後這些珍貴的琥珀就完全消失了!1979年蘇聯推動重建琥珀廳計畫,從世界各地找尋珍貴的琥珀,再依原本的模樣慢慢的修復,直到 2003年時,俄國才才又有了這個對外開放的琥珀廳。


白色宴客廳。宮內有數間精緻的宴客廳,每間宴客廳都採用大量銀製餐具,天花板也都精緻壁畫,甚至不惜以紅寶及綠寶裝飾,可見奢華。



綠色、紅色壁柱的廳室。


綠色餐廳,牆壁上有精緻的古羅馬風格浮雕及壁畫,這個色系應該很符合現在政治氣氛與環保趨勢,原來以前凱薩琳就有此眼光了。


另有一畫廳,南北兩面牆上掛滿荷蘭、法蘭斯、義大利、德國等各國名畫,共計有130幅作品。


凱薩琳宮後面是遼闊的森林、花園與湖泊。從後門出來後,便直接到這卡麥隆藝廊(Cameron Gallery),這棟兩層樓古典主義式迴廊建築,是以凱薩琳大帝請來修築此宮的英國建築師Charles Cameron命名的。


旁邊就是美麗的英式花園,園內有專人在此監管吹哨,因為有很多陸客拍照的時候喜歡踏到草皮上去,且還要蹲到花朵旁去拍。


 
另一側則是以幾何圖案設計取勝的法國式花園,也有看見幾對新人在此拍攝婚紗。


走下卡麥隆藝廊就可來到這個Landscape park景觀公園。園區內的湖泊,面積相當廣大。


湖邊其中的一尊雕像。


湖邊這個藍白相間的巴洛克式建築叫做Grotto Pavilion石窟亭,這在18世紀的花園造景設計時常會在湖邊蓋個涼亭閣樓。伊莉莎白女王於1755-56年間所建,於1760凱薩琳二世時完工。


今天天氣超好,藍天白雲倒映在湖面上,遠方美麗的卡麥隆藝館建築,我也想像自己是皇室貴族,在此享受渡假美景。


離開前我們特地到花園外去看少年普希金沉思雕像。他是俄國著名的詩人,曾在1811-1817待過沙皇村,擔任王公貴族子弟的陪讀,1937年為了紀念他逝世100周年,改為普希金市。


回到市區,我們來到西區的聖以薩大教堂。祂與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及義大利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並稱世界四大教堂。因彼得大帝生日也是聖人以薩的祭祀節日,故以聖以薩命名。教堂總共經歷四次遷址及重建。1712年彼得大帝和凱薩琳一世在聖以薩大教堂結婚;1717年下令在12月黨人廣場處重建;因涅瓦河岸地質鬆軟,容易滲水下陷,造成教堂龜裂。


現在教堂是1818年由法國建築師Montferrand設計施工,抽水、打樁、花了5年時間、動員超過12萬人,基礎穩固後才開始主體建設。1825年尼古拉登基,他將採自芬蘭的花崗岩石運進聖彼得堡,動用128名壯漢推動機械絞盤,樹立起112根由整塊花崗岩裁切打光而成的巨柱,賦予教堂更崇高宏偉的氣勢。


教堂前矗立一尊尼古拉一世騎馬的雕像,這座雕像的支撐點只有後面的兩隻馬腳。銅像下方有四位女神,分別代表平等、力量、智慧與信念。


接著散步到12月黨人廣場,這是大片的公園綠地,遊人如織。1825年,沙皇亞歷山大一世駕崩。由於他膝下無嗣,本應由其二弟君士坦丁繼承皇位,但他因為哥哥參與了謀殺父親保羅的陰謀,不願再登上那滴血的寶座而自動放棄皇位。繼承權落在了亞歷山大一世的三弟,尼古拉一世的身上。12月14日,激進的貴族軍官率3,000官兵武裝政變。尼古拉一世調動約一萬的士兵鎮壓,史稱12月黨人事件。


黨人廣場前的彼得大帝騎士銅像是1782年凱薩琳大帝為了向彼得大帝致敬,命法國雕刻家Falconet鑄造,銅像鑄造時間超過12年,銅像基座的花崗岩塊便重達1625頓,特地從芬蘭運送而來。


銅像身後的美麗黃色建築是俄羅斯的國家憲法法院。



結束市區參觀行程後,東南旅行社特地安排晚上7點的尼古拉宮廷宴+民俗秀的表演。


位於聖彼得堡市中心的尼古拉宮殿,曾是俄羅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以前的宮殿,喜歡戲劇和舞蹈的尼古拉二世在宮裡建了座豪華氣派的劇場。



表演劇場在二樓,步上往二樓的紅地毯上,就覺得大器豪華,備受尊寵。


半圓形環狀的舞台、巴洛克式的白色劇柱及扇形的觀眾座椅,在每個角落都能欣賞到台上的表演。

節目分上下半場兩部分。舞台上快樂的音樂、俄羅斯傳統輕快舞蹈、鮮豔的服飾、純熟高難度的翻滾與活潑逗趣表演,是場視覺與聽覺的饗宴。(註:因表演禁止拍攝,以上圖片取自網路)






於中場時間並舉辦雞尾酒會,享用香檳、黑麵包與魚子醬、伏特加酒。並在尼古拉宮殿燦爛的燈飾,美麗的燭影,悠揚的鋼琴聲中享用宮廷宴,體驗舊時王宮貴族的奢華氣氛。


節目結束後,晚餐就在宮內餐廳用餐。餐廳還特地為我們設計Menu。







尼古拉宮餐廳使用的餐具都是頂級水晶杯、純銀餐具和高級磁盤,加上鋼琴演奏,用餐環境算是令人感覺優雅舒適。餐食種類、份量和口味都適中可口,很滿意的晚餐。


餐後步出宮殿,這位擺攤賣俄羅斯娃娃的先生真厲害,國語、泰語、英語都會,簡直是隻鸚鵡,且除了盧布外又收台幣、美金,難怪生意鼎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