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1050727波波俄Day11莫斯科克里姆林、紅場及馬戲團

旅遊進入尾聲的第11天。一早拉車到14公里外聖彼得堡的Pulkovo普爾科沃機場,準備搭機前往莫斯科。普爾科沃機場規模不大,由兩個航站組成, Pulkovo-1 與 Pulkovo-2,第一航站是專飛國內,第二航站飛國外。


Pulkovo機場代號是LED。莫斯科的機場有三座,Domodedovo多莫傑多沃,代號DME, 是俄羅斯最大機場;而我們要去的則是Sheremetyevo謝列梅捷沃機場,代號SVO,是第二大機場。


每個地方都有當地的導遊,在聖彼得堡3天中,就是這位女導遊當地陪,她送我們到機場後,任務就結束啦!


經過1.5小時的飛行就抵達莫斯科的謝列梅捷沃機場。這個國際機場有編號A~F總共6個航廈,航站間有免費的接駁車。我們抵達時是這個2009年才啟用的D航廈,所以看起來比較新和現代感。


從機場到莫斯科市區約要40分鐘車程。莫斯科是俄羅斯聯邦的首都,並且自成首都起就一直是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及交通中心。人口1200萬,是歐洲人口僅次於伊斯坦堡的城市。近年來她以傲人的氣勢拓展都市規模,深化文化內涵,處處可見高樓大廈林立。


比較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這兩個曾經作為俄羅斯首都的大城市,因為彼得大帝的歐遊經歷和凱薩琳大帝的德國血統,使得聖彼得堡就是模仿西歐的翻版。而莫斯科則是以民族根本緩慢累積城市建築及人文精神,各時代都在這個城市烙下不同印記。


莫斯科市的面積約2500平方公里,常常在地圖上看起來只隔兩條街的地方,實際上卻要走上3、40分鐘。所幸便捷的地鐵為旅客解決交通實際的問題。


俄羅斯果然是名不虛傳的戰鬥民族,在市區開車的媽媽還能一邊開車一邊抱小孩,功夫果然了得!


第一個要去參觀的當然是最精彩富歷史意義的中央區,莫斯科歷史中心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在革命廣場下車,當然,這裡已經沒有什麼革命的氣息了。和平年代,俄羅斯人不需要什麼革命了。取而代之的是片綠地休閒設施,咖啡館、露天茶座、遮陽傘,看到的盡是悠哉的生活面貌。


唯一可以讓我們回到過去的是廣場正中央的馬克斯的雕像。雕像下方的三行俄文是「全世界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吧!」這樣就有點像我念小學時代的味道,馬克思是萬惡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呵呵!


我的後方黃色建築是大劇院,中間則有一個小小的噴泉。這個噴泉名叫「維塔利噴泉」,建於1835年,原是供飲馬用。後來,一度被命名為彼得噴泉,紀念彼得大帝。而現在又被改回原名,以紀念它的設計師伊萬•維塔利。我則覺得「維大力噴泉」也不錯。


馬路對面的這間莫斯科大劇院Bolshoi Theatre,是莫斯科有名的芭蕾舞與歌劇劇院,為莫斯科最古老的音樂歌舞劇院,也是世界歌舞與芭蕾舞劇藝術的寶庫。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和胡桃鉗都是在此首演。始建於1776年,1805年被大火焚毀,1825年重建。重建後的莫斯科大劇院是一座淡黃色的俄羅斯古典建築,為後古典主義風格,正面飾以8根圓柱組成的柱廊,頂端三角楣飾上是太陽神阿波羅駕駛的4青銅馬車,氣勢磅薄,造型優美。


革命廣場上其實是個小型的市集,有著各式各樣的攤販,從販賣蔬果、烤肉到飲料、紀念品,可說琳瑯滿目,多元而又饒富生趣。


每個攤位的造型、顏色也相當賞心悅目,給人感覺整潔清爽。像這販賣果醬、吐司的小攤就覺得滿溫馨,逛起街來沒有什麼負擔。


市集中擺設些盆花造景,營造出錯落有致的整體美感。優遊其間,實在是個不錯的體驗與享受。


公共的木造涼亭下,是遊客歇息和享用簡單輕食餐的好地方。沒有椅子的拘束牽絆,更顯得俐落清爽。


廣場中這粉紅色系的桌椅擺設,老婆甚是喜歡,置身其中更顯浪漫溫柔的氣質。


廣場中好大的瓶罐子啊,這要是拿來醃製脆梅該可以裝上萬顆吧,呵呵!左後方的紅磚建築是列寧博物館,右後方則是耶穌復活門。


耶穌復活門,這座可通往紅場的閘門(看到門後的洋蔥頭嗎?),兩座高塔上各有一隻雙頭金鷹。復活門經歷多次拆除與重建,其名字卻與此無關,而是因紅白色建築物兩道拱門上描繪的耶穌復活場景而得名。閘門最初在 1534 年落成,在 1680 年重建,其後,史達林下令拆毀,以便在紅場上舉行大型蘇聯慶典。閘門在 1994 至 1995 年再次重建。


列寧博物館位在耶穌復活門東側,建於19世紀末,在1917年俄國革命前為莫斯科的市政廳,那比例對稱的格局和雕花裝飾,同樣也是新俄羅斯風格建築的典範。

耶穌復活門西側則是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始建於1872年,正式開館於1883年,是俄羅斯本國收藏歷史文物藏品最豐富的博物館。該博物館自正式開館以來,從未因任何原因關閉過,即使是在二次大戰莫斯科被德軍包圍期間,也堅持持續開館。


博物館前的騎馬雕像是二次世界大戰中,有「軍神」之稱的蘇聯最著名戰爭英雄朱可夫元帥(Marshall Zhukov),不論東西方都對他有極高評價。西方有人甚至說:蘇聯贏得戰爭的三大法寶是蘇聯人的愛國主義、T34坦克和朱可夫元帥。可見他評價之高。


由朱可夫雕像往亞歷山大花園方向走,在克里姆林圍牆下即可看到有哨兵護衛無名戰士之墓。依俄羅斯的習俗,戰爭中犧牲的英雄會葬在城堡牆下,而無名戰士紀念碑就是沿襲了這項傳統。墓碑立於1966年,慶祝擊退納粹25週年慶,並紀念二次世界大戰中勇於抵抗納粹軍隊而犧牲的群眾,紅色大理石碑上鑲著的星星,墓誌銘寫著:「雖然無名,但是功績卻無限」。另外其前的「不熄火燄」則設於1967年,火苗從聖彼得堡傳來。紀念碑前守衛交接儀式每整點進行。


克里姆林Kremlin圍牆西方是亞歷山大花園。在十九世紀以前莫斯科河的支流涅格林納亞河Neglinnaya River時常氾濫,阻礙城市的發展。遂進行渠道引流計畫,原來的河床乾涸後變成大片空地。1812年拿破崙撤退後莫斯科滿目瘡痍,沙皇亞歷山大一世(Alexander I)進行大規模重建。從1819年動工四年後完成,以沙皇名字亞歷山大命名,這也是莫斯科第一個公園。


亞歷山大花園沿著克里姆林宮西邊圍牆建造全長865公尺,分成上中下三部分,景點絕大多數都在上及中花園。上花園北半邊與馬術練習場廣場(Manege square)相接。


往南會看到中軍械塔與其下方石窟。1841年,公園中部軍械塔下建造了一處仿舊的石窟,但工程一直未完成。


未完成石窟前是立於1914年紀念羅曼諾夫王朝(Romanov dynasty)建立三百年的方尖碑,巨大的花崗岩來自芬蘭,上面刻有王朝歷任沙皇的名字。



石窟前另有牧首赫莫傑尼斯紀念雕像(Monument to Patriarch Hermogenes)。他於十七世紀初波蘭王國入侵時拒絕為其擁立的沙皇加冕,並號召人民反抗。1612年被監禁毆打餓死,1913年被俄羅斯東正教追封聖人,這是2013年封聖百年紀念所立。


 跟圍牆相對的是廣大的玫瑰園,花團錦簇的背後則是馬術練習場,當時花園設計者博韋(Joseph Bové),以新古典主義風格搭配羅馬多立克圓柱(Roman Doric columns)裝飾練習場外觀。



 花園中有株楓樹,正長著粉紅色的翅果,很特別也很漂亮。



聖三一塔前的大花圓錐繡球也正盛開著,花團景簇,美不勝收。


進入克里姆林參觀必須買票且由後方的聖三一塔(Trinity Tower)進入。塔始建於1495至1499年,1685年增建高聳的尖頂。80公尺高的聖三一塔是克里姆林宮諸塔裡最高的。


克里姆林宮是世界聞名的建築群,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譽。它位於波洛維茲基山丘(Borovitskiy Hill)上,南臨莫斯科河,西接亞歷山大花園,東北與紅場和聖巴西爾大教堂相連,呈三角形。除了中央政府的行政大樓外,克里姆林宮還有許多劇院、博物館和記念碑。1990年,克里姆林宮被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而俄語的「克里姆林」是指「內城」,也就是城中的城堡。俄羅斯統一以前,境內的大小公國都各有一座克里姆林作為行政中心,統一後才慢慢演變成專指莫斯科的克里姆林。


進入區內左邊建築就是軍械館,外側還展示有許多大砲,大多是1812年拿破崙進攻莫斯科時留下的。現在是克里姆林侍衛隊駐紮的大本營,戒備森嚴。


克里姆林會議宮,是克里姆林宮內的唯一座大型現代建築。此宮的修建目的是為蘇聯共產黨提供一個現代的開會場地,1959年開始建築,1961年10月17日開始使用。他的現代感與區內其他建築顯得有些衝突!


救世主塔位於紅場邊,因塔樓的門簷上掛著一幅救世主耶穌的畫像而得名。塔始建於1491年,是早年進出克里姆林的主要入口,任何人包括沙皇在內,經過鐘塔時都必須脫帽向主耶穌致敬。


克里姆林宮元老院,最初是俄羅斯帝國的立法機構所在地。現在克里姆林宮元老院是俄羅斯總統府的辦公地點,戒備森嚴並且不對公眾開放。圓頂上有俄羅斯國旗,建築物外面則很多公務車。


沙皇炮。1586年在俄國沙皇命令下鑄造,其重量約18公噸,全長5.34公尺,口徑890公厘,外徑1,200公厘,為金氏世界紀錄上最大的榴彈砲。負責保衛克里姆林宮,不過實際上並未使用過,主要被拿來炫耀軍事實力與其技術。


廣場上有個全世界最大的鐘,名為沙皇鐘。1730年安娜女皇下令鑄造高6.14米、直徑6.6米,重約二百噸的大鐘。大鐘鑄成至今從未來不曾響過,因為過程中克里姆林發生了一場大火,據說有人用水潑向火紅炙熱的沙皇鐘,結果因冷熱不均,沙皇鐘應聲破裂。那塊當時剝落的大碎片現在仍與沙皇鐘陳列在一起,重達近十二噸。 

主教宮及右邊的12使徒教堂。16世紀俄羅斯宗教改革,造成舊教徒遭受壓迫及遷徙,原本的大主教地位也被主教取代。1652年態勢強硬的主教尼康Nikon擴建住所,建造了主教宮。


主教宮一旁連接著的12使徒教堂。1653年尼康修建,作為他的住所,三年後敬使徒腓力。1682年改為敬十二使徒。屋頂有12個超級精緻的洋蔥頭塔頂,格外亮麗。


多稜宮。其名稱來自牆面上有許多稜形的刻飾,是克里姆林最古老的石造宮殿,由擊退蒙古的伊凡三式興建。原建築在1930年被史達林摧毀,現在所見是1994年重建的。


多稜宮右側是聖母升天大教堂。建於1475-79年間,從1547年到1896年,俄國歷代君主加冕儀式在此隆重舉行。此外,俄羅斯東正教會大部分牧首和主教都安葬於此。即這裡是用來「辦君王加冕儀式」以及「宗教領袖死後住的地方」。


拱門上的壁畫是17世紀作品。教堂內的3個寶座分屬恐怖伊凡、大主教及沙皇寶座。因為時間關係,我們沒有進去參觀,改參觀大天使教堂,殊為可惜。


伊凡大鐘塔。由兩個部分組成。右邊高81公尺的鐘塔於1505年開始建造,因供奉聖伊凡所以命名伊凡大鐘塔。原要置放全球最大沙皇鐘,可是還未上架就損壞了。左邊4層高建築為聖母領報鐘樓,比鐘塔晚30年建。中央安有64噸重的聖母領報大鐘,每逢沙皇去世,會敲3下以示哀悼。


大天使(報喜)教堂Arkhangelsky Sobor。位於聖母領報大教堂對面,克里姆林宮第二大教堂。建於1505-1508年間,為紀念大天使麥可而建造。上層屋脊為波浪狀的尖栱形,屋簷下雕刻貝殼狀的花紋,屬於16世紀當時俄羅斯建築的形式。


比起其他教堂,這裡的壁畫裝飾顯得收斂嚴謹,一座座並排的石棺增加沉重肅穆的氣氛。正面聖像規模及華麗是另一吸引人的焦點。


聖母領報大教堂。1475年模仿佛拉基米爾的安息大教堂設計,融入了俄羅斯拜占庭風格的特色,特別是巨大的中央小圓頂和角落的小圓頂。石灰石的外觀,反映出平面圖上等邊開間的完美比例。教堂建成之後,一直是是俄羅斯皇族舉行受洗典禮和婚禮的地方。它與宮殿相連,不對外開放。


克里姆林大宮殿(取自網路)。這是從莫斯科河對岸眺望克里姆林最美的角度,吸引人目光的除了教堂的金頂外,就屬黃白相間牆面的克里姆林大宮殿。外表看是三層建築,實際是兩層,第一層向前突出,構成一個露天陽台。宮殿主樓正面中部的上方是四方形的觀禮台,它是宮殿的突起部分,上面有盾形裝飾,刻有雙頭鷹浮雕。


1837年沙皇尼古拉一世下令建造,花了12年工夫精雕細琢,作為皇家在莫斯科的住所。事實上過去皇家很少光臨,現在則做為接待外賓之用。


最後我們要參觀位在區內西南角城邊的兵庫館。兵庫館其實不僅僅藏有兵器,事實上它是克里姆林收藏寶藏的博物館,有點像俄羅斯的「故宮」


兵庫館建於1844~1851年,與克里姆林大宮殿同樣由康士坦丁‧唐所設計,難怪建築風格這麼相似。4萬多件藏品,除了克里姆林皇家精製的珠寶兵器,還有大量他國贈送沙皇的禮物,展區分9廳,大部份是宗教、皇家或貴族器物精品中的精品,廳廳貴氣逼人,皇冠、權杖、聖袍、皇家馬車不必說了,連武器都精雕細琢,根本不像用來作戰的。因為內部不准拍照,所以也無緣呈現內部收藏品。


參觀完兵庫館後,克里姆林宮內的景點就都走過了,我們往元老院方向走回去,準備穿過救世主鐘樓到紅場去。克里姆林宮不僅有歷史建築,花園景觀也設計、整理的相當漂亮,也殺了遊客不少底片。


鐘塔上面顯示時間下午5:07分,據說以前居民都靠這個鐘塔看時間哩。穿過這個救世主塔後,就是紅場了。


終於來到莫斯科最有名的紅場了。紅場是一個長695M、寬130M的廣場,上圖左邊是俄羅斯國營百貨公司GUM,右邊有救世主塔及列寧墓和克里姆林宮相鄰,後面是聖瓦西里教堂,前方則是國家歷史博物館。


轉個身,後方就是國家歷史博物館和耶穌復活教堂。


紅場在俄文中意指美麗或歡欣慶祝,本來用於指稱美麗的聖瓦西里教堂。早在1434年,這塊位在克里姆林城牆外的廣場,就已開發成熱鬧的市集。一旁的救世主塔成為當時進出克里姆林主要的通道。


1493年發生大火,火災後伊凡三世下令方圓240公尺內全部剷平,禁止興建建築。後來所有特別的慶典或儀式都會在這個廣場舉辦,1662年改稱紅場,展現歡騰景象。



紅場南端就是這最像童話故事城堡般的聖瓦西里教堂,第一眼看到這洋蔥頭式的建築,我內心興奮激動不已,千里迢迢飛到俄羅斯來就是為了來看它啊!


教堂由恐怖的伊凡四世於喀山戰役戰勝韃靼大軍後,聘請建築師波斯尼克˙亞柯夫列夫和巴爾馬在1555年設計興建。據說完工後,恐怖伊凡為了不讓他們再蓋一座這麼漂亮的建築,竟然下令將建築師的眼睛弄瞎,真的比司馬中原講鬼故事還要恐怖。


另一個有關傳說是,在伊凡四世即將出征前,有個叫做瓦希里的傻子預言伊凡將在喀山一役大勝並一統全國,但伊凡晚年會殺害繼承人親身兒子。因預言都實現,人們將瓦西里視為聖人,而教堂就蓋在瓦西里墓旁,因此稱為聖瓦西里教堂。
克里姆林城牆邊的列寧墓。1924年1月21日列寧死後,蘇聯在此建造了稜墓,並安置了擺放列寧遺體的水晶棺,是目前世界少數幾個現代木乃伊之一。在列寧墓上層,修建有檢閱台,見證了歷史上著名的1941年紅場大閱兵。1994年,列寧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位在紅場東北角的喀山教堂。1612年,迪米提·波扎爾斯基將軍趕走波蘭立陶宛聯邦軍隊,他歸功於隨身攜帶的喀山聖母像的庇護,於是在紅場興建這座敬禮喀山聖母的教堂。每年在莫斯科從波蘭-立陶宛獲得解放的日子,都會舉行由主教和沙皇領導的宗教遊行。1936年,蘇聯準備在紅場舉行閱兵,史達林下令拆除廣場上的教堂,目前的建築是1993年重建。


紅場東側的GUM國家百貨公司。這塊地方幾世紀以來都是攤販、商店的聚集地,從北往南延伸成長達242米的商店街。1889~93建築師波梅朗澤夫以新俄羅斯建築風格,設計建造了這座可以容納1000個商店的大型商場,規模為歐洲第一。


走進這漂亮、高貴和華麗的國家百貨公司內部,著實被它的規模和氣勢所震懾。戰鬥民族就是這麼霸氣,我就是要以皇宮級建築來當百貨公司,如何?


商場內頂級品牌專櫃林立,挑高採光的玻璃屋頂使得購物商場裡光線明亮。


古姆(GUM)內分為3條街,長長的3排遊廊商場佔地2.5萬平方米,每條街都有3層,中間以拱橋相連,天花板則是穹頂玻璃的,老婆說在這裡逛街一整天都不會累。


在這麼頂級的百貨公司不來消費怎麼對得起這戰鬥民族?好吧,來吃個冰淇淋,以資紀念。


參觀完紅場後,已經晚上6點多了。導遊安排我們先去看7:00開場,有名的俄羅斯國家馬戲團。


莫斯科有兩個大型馬戲團,一個是位於莫斯科大學附近的新馬戲團(國家大馬戲團),另一個則是位於市中心的舊馬戲團(尼庫林馬戲團)。前者是世界三大馬戲團之一,後者是1880年成立的馬戲團,歷史相當悠久,雖然場地比較小,但地點卻相對方便。這次我們選擇的是尼庫林馬戲團。




我們趁著開演前還有些時間,就在外面的走廊逛逛。馬戲團工作人員也在外面帶著動物明星展示,吸引遊客跟他們拍照。


 來點英文教學。馬戲團英文叫做Circus,源自拉丁文的圓圈,其實指的就是這圓形的競技場喔!


因為劇場內表演時禁止拍照,我們只能趁開演前來個到此一遊的紀念性拍照囉。比較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動物保護觀念抬頭,且表演的動物在訓練過程中常被虐待或被遺棄。當表演到大象演出時,還有人拿出標語及大聲吶喊抗議。還好,過程和平順利。


看完馬戲團表演已經晚上9點了,再去吃個中式的晚餐。因為出菜晚了些,等吃過晚餐回飯店就已經快11點了。我還要整理一下照片,往往就超過晚上12點,累呀!晚上住宿在Holiday Inn Moscow Simonovsk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