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2日 星期三

1090722西巒大山一日單攻-34岳

廠商原定7/20來做陽台遮雨棚工程,卻告知需延遲至7/24方能進場。於是臨時上網申請西巒大山入山證,以充分利用這未施工的空檔去爬山,順便到台中去看看女兒。


7/21先上台北看兒子,順便利用中午空檔,約他在中研院的微風廣場吃飯。飯後即南下到台中,約女兒一起入住企業家大飯店。搭安心旅遊補助,三人房一晚只花我400元,真是便宜。


由於西巒大山是一日單攻聖品,我估計8小時內應可完成,所以一早從台中出發即可。4點起床,5點鐘準時從飯店出發。



在路邊早點店買了個漢堡和便利商店的光泉米漿當作早餐,簡單又方便實惠。


走國道三號至名間交流道下往信義鄉方向行駛,接台16線,續行至於水里接台21線。6:00行駛至台21線80.5K處在新山橋之前左轉進入人倫林道。


進入人倫林道後,每0.5k皆有標示牌,前面4K是柏油路面,之後到17K終點柵欄都是水泥路,雖然有些跳動,但是路況還不錯。


6:50抵達17K終點處,車子調個頭在路邊停車,已經有一台車比我早到,後來得知這對車主夫婦也是一日單攻,6點就啟登。


因為人倫工作站檢查哨工作人員還沒上班,所以柵欄門沒有開放,只好由旁邊小門進入。


其實如果有把握傍晚5點前離開,也可以算準時間8點來,車子可以直接開到第2登山口,節省1.12公里的林道。不過如果超過5點還無法離開管制站,則工作人員下班後,車子會開不出來喔,所以登山者得自我斟酌。


7點準時從柵欄處起登,7:18即來到了第二登山口,也是車子可以行走林道的終點。


柵欄橫桿左邊叉路即可看見西巒大山指引牌,此處海拔高度約1560公尺,到山頂約需爬升淨高度1531公尺,單程約10公里(從檢查哨起算),也是不小的挑戰喔!難怪被山友戲謔稱為「西郎」、「失戀」(台語)」、「膝軟」大山,堪稱百岳單攻的極品!


除了登山客app外,我也將Garmin 645M打開登山模式,測試後發現各項數據還OK,只是海拔高度好像差了約100餘公尺。這款手表畢竟是for跑步用,非登山專用表。


因登山口海拔高度僅1560公尺,算是一般的中級山高度,所以步道林相也中海拔中級山的景觀。


由於孟宗竹在海拔500-1800公尺皆適合生長,所以步道前段還可以看見其筆直和結構堅韌的身形,孟宗竹是我非常喜歡的竹子。


也許早期林場開發過度,復育工作趕不上,所以步道前段未見到高大的樹木,大多是走在一些雜木林下。


有些則因為泥土及落葉形成較鬆軟的平緩步道,走起來很舒服也輕鬆,我走著走著甚至忍不住跑了起來,這樣的步道非常適合越野跑,真的是單攻聖品路線。


步道上即使有倒木,但是跟上禮拜去爬的白姑大山相比,這簡直是小兒科,很容易翻越,構成不了障礙的!


西巒大山為昔日的伐木中心,所以沿途路上不時可以看到以前伐木的痕跡,步道上留有不少的捆木鐵索,長滿青苔的樹木斷頭也隨處可見。


8:40來到了海拔高度約2150公尺約5K處的松林營地,這也是一般兩天一夜的登山者通常會選擇紮營的地方。畢竟滿地松針又可避風的地方,晚上可以聽著松濤入睡,當然是紮營的首選之地。


跟白姑大山一樣,西巒大山也不在國家公園範圍,所以沿路沒有指引和里程樁,整路必須依靠山友或登山社團所掛的布條指引。有些人認為布條太多有礙觀瞻,其實對新手和登山安全而言,犧牲一些景觀來保障安全,我認為布條寧願多也不要太少,畢竟安全無價。


離開松針營地後,隨著地形高度的爬升,也開始出現了玉山箭竹林。剛開始出現的箭竹林大多是枯乾的,顯得有些蕭條。


9:20抵達6.4K處的瞭望台,禁不起長年的風吹日曬,目前木造的瞭望台已經傾倒,無法再繼續使用,連要暫時躲雨都顯得有些危險。瞭望台海拔高約2400公尺,也差不多爬了一半的高度,所以也有不少山友第一天晚上會在此紮營。


瞭望台過後才是真正的陡坡,幾乎是一路直上山頂,沒有什麼上上下下的假山頭。


箭竹林步道上夾雜細細滑滑的樹根,這幾天的午後雷陣雨,讓樹根更形滑溜,我下山時不小心滑了好幾跤呢!


連倒木上也爬滿了其他樹木延伸過來的樹根,大自然就是這樣的世代交替,時間扮演了最佳的演化推進劑。


10:30來到8.4K處,步道接近尾端,此處該是最為陡峭的一段,需要拉繩攀爬而上。不過,只要看好踏點,踩穩腳步,不疾不徐,應可安全上攀。


我最喜歡這種步道了,鋪上厚厚的箭竹落葉,踩起來都好有彈性,感覺好享受。


路旁這鮮嫩欲滴的初發新芽,展現一股強勁的生命力,鼓舞著步道上的登山者,讓人產生無比的信心與勇氣。


看見大片的鐵杉林,就知道高度快接近3000公尺,離登頂的目標也越來越近了。


 近十年來玉管處發現有許多鐵杉、冷杉遭到環狀剝皮,導致無法輸送水分而死亡。調查發現,「兇手」竟然是台灣水鹿。西巒大山步道沿線也可以看見很多被環剝的樹木,對保育是一大隱憂。


據悉應該是水鹿磨鹿角,同時也似乎有意啃食樹皮內的生長組織,而將較粗的樹皮磨掉或啃掉,而形成環狀剝皮。至於水鹿為何要吃樹皮內的生長組織,是否缺乏鹽份,專家學者還在研究分析。也顯示台灣高山上水鹿族群已經繁衍了很多。


11:20終於登上西巒大山頂,山頂上有一座三角點,海拔高3081公尺,百岳排名第97。


西巒大山在早期是重要的森林防火地點,所以在山頂上設置有一瞭望台,可惜目前已經損毀,不能攀登其上,登高望遠,只能在其周遭憑弔。


旁邊有棟水泥建造的管理室或是叫做避難所,外型倒是完好,屹立如初。


 裡面的床板已經漆黑發霉,應該也沒有人在此紮營利用了。


室內也堆棄了很多以前遺留下來的廢棄物,訴說著過往輝煌的歲月。


水泥牆下30幾年前所留的到此一遊紀念碑,現在看來卻是錯誤的示範。


7點起登,11:20登頂,10.6公里的路程花了4小時20分,也完成了我的第34座百岳。


11:40下山,一路快馬加鞭,14:40回到檢查哨柵欄前的停車處,開車回飯店與妻女會合,結束了西巒大山的一日單攻之旅。



 

2020年7月17日 星期五

1090717白姑大山一日單攻-33岳

百岳中有四顆山頭的登山口是從中橫公路旁啟登的,分別是羊頭山、畢祿山、屏風山和白姑大山,以其攀登的難易分別有小辣、中辣、大辣及超辣之稱,所以岳界也以中橫四辣稱之。

白姑大山自921之後,原來在青山的登山口已經改到仁愛鄉的紅香部落了。嚴格說來,應該不算「中橫」四辣之列了。也因為屏風山有了新的步道後,難度(辣度)下降,白姑大山便升級為超辣(最辣)的地位,成為四辣之首。


對我來說,除了攀登難度外,從花蓮去到南投仁愛鄉,單程一趟的交通就得花上6個小時,所以交通往返更是另一項考驗。


7/16下出發,走中橫公路到大禹嶺後,轉台14甲線。經過17.7K翠峰派出所時,右轉進入力行產業道路翠峰支線。


這條產業道路支線我沒有走過,純粹是從google地圖上看,是花蓮往仁愛鄉最近的道路。支線長約10公里,可以接到投89的力行產業道路。


翠峰支線全程柏油與水泥鋪面混合,部分路段路況很差,坡度很陡,有些路段僅能一部轎車經過,會車困難。


在上峰茶廠該左轉,我竟錯過了,進入到了一片的茶園小路。


這樣的產業道路有一大堆的髮夾彎,且幾乎無法會車,我開得膽戰心驚,深怕會遇到另一輛對象開來的車。


路越開越小,道路鋪面越來越差,雖然茶園景色優美,我知道我開錯路了,可是沒地方可以回呀頭呀!


沒路了,我開到人家的茶園農舍去了。農舍的女主人告訴我前面沒有路了,還非常熱心的告訴我該怎麼接回翠峰支線。


山區氣候變化快,經過這麼一折騰,天色也暗了下來,霧氣已經開始瀰漫了山區小路。

修正道路後,我在每一個路口小心的比對另一山友(含道路交通)的gpx航跡圖,深怕又走錯路。


等我抵達紅香部落時已經是傍晚7點了。


不經過部落市區,在教堂前直接左轉進入上山的產業道路。


(回程補拍)上山的產業道路路幅雖不寬,但是路況還算ok,只是夜間行駛在山區道路上,得放慢速度,非常小心眼前的路況。


(回程在停車場補拍最後農家)經過約40分鐘來到了最後的農家。兩星期前的7月初,人潮大量湧進白姑大山,大家都停在最後農家,糟糕的是很多人在農家前後隨處大小便,造成環境髒亂,氣得農家主人不再讓山友停車。


這也是我選擇不在假日來爬的原因。19:50我選擇將車停在最後農家到登山口間的轉彎處,旁邊還有一台今天早上就來的山友車輛。晚上就睡在車上啦!


(同一停車位置,回程補拍)對了,要上停車場前有個髮夾彎,路面高低差很大,轉過彎後必須用稍快的速度,一鼓作氣衝上去,否則很容易刁車,建議開高底盤車來。


想到回程還得開6個小時回花蓮,為了要早點返家,所以選擇約凌晨2:30起床,摸早黑起登。


(回程補拍)3:30來到了登山口,沒有辦輛車,今天沿路應該是我一個人包了。紅色牌子上寫著"請結伴同行",起因為2011年發生張博崴獨攀白姑大山山難,事件後續引發國家賠償、山難救助體制等爭議與討論。我的百岳幾乎都是獨攀,但是做好功課和充足的準備,安全性勝過跟團,且我認為每個登山者當下其實都是一種獨攀。


(回程補拍)步道剛開始是寬敞好走的林道,幾乎可以小跑步前進。走不到200公尺,我就發現前方有閃亮的頭燈晃動。原來有三位登山客已經返程下山,我原以為他們是徹夜夜攀,細問才知道他們已經走了24個小時。我的老天額,這些年輕山友太小看白姑了,事前也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網路上看到人家帥氣的單攻照就衝了,也難怪山難事件層出不窮。


20分鐘後,來到了當年張博崴走錯路的地方,他沒有在此左轉而直走,導致後來迷路發生山難。現在這裡已經用鐵絲網將錯路封起來,避免憾事再發生。


鐵絲網後正式開始持續陡上的爬坡直到三錐山。5:10天色已亮,我在一棵倒木前休息。由於尚未吃早餐,我取出昨天在九州買的飯糰配健酪當早餐。


由於太陽出來了,對於林道周遭的森林林相看得比較清楚。高大的樹木總是吸引旅人的目光,也為行走在步道上的山友提供了遮陰的功能。攀登白姑大山的過程,幾乎都行走在庇蔭的森林內,不太會曬到陽光。


5:20來到了今天的第一個目標三錐山,三角點位於登山步道里程3.3K,標高2570公尺。


三錐山四周圍箭竹林環繞,沒有什麼展望,但有寬敞空地可供休息。我稍喘口氣,拍照完後就繼續行程。


離開三錐山後就下往鞍部,途中看到幾棵遭逢山老鼠荼毒的巨大檜木,很多不肖業者甚至是雇用逃逸外勞來搬運,可見台灣山林盜伐的嚴重問題。


到鞍部前會經過一些沼澤區。夏季雨水較多,濕氣較高,傾倒的枯木上垂掛著長出的松蘿,有種魔幻森林的感覺。


白姑大山沿途的倒木是我走百岳路線以來最多的,有些巨大的倒木,其樹幹本身還已經變成了路徑的一部分,成為了獨木橋。這些倒木經過風化和雨水的沖刷,表面往往都很濕滑,不管是要跨越過去或是行走其上,都讓人吃足苦頭。


有些倒木橫陳在沼澤區內,更增添通過的難度。難怪山友戲稱登白姑大山的一大特色是有跨不完的倒木。


6:03來到了步道里程約5K處的松林營地,標高約2760公尺 ,因為松針鋪地,所以地面柔軟平坦且樹林遮蔽防風,是個紮營的好地方。但無水源必須自背水或是往上爬半小時至司晏池取看天水。


松針營地內搭了唯一的一頂帳篷,主人不在,應該一早就攻頂去了。這趟攻頂之路,沿途步道上未見其他登山客,我是一人包場啊!


在松針營地的前後步道上,撲滿了掉落的松葉,厚厚的一層,踩在柔軟的松針之上,讓人覺得很舒服。


也因為松針林內太舒服了,因此附近也還有幾處較小規模的so called獵人營地,可供臨時急需紮營備用。


整條步道上雖然沒有陡峻的峭壁需要攀爬,偶而還是會出現約一層樓高需要攀爬的地勢,就當作是不同的轉換調適與登山花絮囉!


6:40終於來到了步道里程5.4K處的司晏池位,海拔標高約2890公尺,附近腹地寬廣平坦且有數座看天水池水源,是登白姑大山行程中一般會既定的紮營地點。


司晏池看似文雅的地名,但是經查是在民國73年10月份,由戴曼程先生,偕同原住民嚮導蘇彥等人,縱走白姑連峰時所發現的,所以後來就以"司晏"名之,所以它可是原住民人的名稱喔。


司晏池附近共有3池的看天池水源,是在此紮營的山友主要的用水來源。只是這樣的咖啡色黑水塘,即使有過濾過,我實在是敬謝不敏。這也是我喜歡採一日單攻的原因。


防疫解封後,國旅大爆發,連帶登山者也大量湧向白姑大山。兩周前的假日,這裡被稱作猶如菜市場般熱鬧,這人生的"方便"大事,在此就變成了遍地黃金,也才有此公告吧!


離開司晏池後,就開始要進入箭竹林密集生長的區域了。百岳路線當中,白姑大山與奇萊東稜、雪山西稜合稱三大(難纏)箭竹林路線,這三個山區的箭竹林生長茂密的原因,一說是因為先前林場將山區林木砍伐殆盡,造林又緩不濟急所造成的。


由於昨天有下午后雷陣雨,所以竹葉上仍殘留有大量的水珠。我換上Gore-tex防水外套,並將越野包套上雨衣,否則鑽完箭竹林後肯定全身濕透。


鑽完箭竹林,又遇到幾處的倒木和泥濘沼澤地,白姑折磨人的招數還真多啊!


過司晏池後即緩下鞍部,隨即就要陡上爬升至海拔3035公尺的白姑大山東南峰。往上攀爬的過程中,林相也慢慢改變,可以看見成片的鐵杉林了。


箭竹林也由低矮變成了高挑的身形。因為山友日積夜累的踩踏與經過,形成了如隧道般的建築林。


有些生長良好的箭竹,像圍牆一樣成排整齊直立於步道兩旁,像是訓練有素的標兵,也提供了絕佳的遮陰效果。舖滿竹葉的步道,沒有起伏的樹根,走起來也滿舒服的。


7:36抵達了位於步道6.5K的白姑大山東南峰,海拔3035公尺,但是沒有列入百岳。


山頂沒有三角點,只有石板一塊。


倒是峰頂上我身後這棵杉木很漂亮,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登山布條,裝飾得很像聖誕樹一般。白姑大山不在國公園內,林務局也沒有太多的設施,沿途我看不到任何一個公家單位設立的標示指引或里程碑,山友得找登山布條來認路,主管單位真該多花些努力做好標示,以減少山難發生。


白姑大山是因為山上長滿白姑嗎?當然不是,請看維基

維基百科:白姑山群南部為北港溪源,溪谷是泰雅族賽考列克亞族福骨群(Xalut)的世居地。「Xalut」在泰雅語中意指「居住在深山中的人」;清代台灣府志中記載為福骨社,日據時期,以日語轉換為「Hakku」,今譯作白狗或白姑,是為由來。白姑大山以日語轉換為「Hakku」,今譯作白狗或白姑。




其實不只白姑,因為沿途很多倒木,加上山區潮濕,所以還有各式各樣顏色的菇菇喔!


8:10到達吉他營地。從白姑東南峰後,幾乎是要一路陡下至2707公尺的吉他營地。因為東南峰和白姑大山是兩個不同的山頭,必須先下切到吉他營地鞍部,再重新上爬。


因此吉他營地命名是因為地形,在兩山間凹地,猶如吉他共鳴箱一般。它的面積不大,大概只能容納一頂帳篷左右,是在一片箭竹林中。


離開吉他營地不久,遠方約100公尺處,忽然聽見像狗熊一樣低吼的叫聲,赫然發現一隻黑色的台灣黑熊正倉皇地在箭竹林中往下竄逃。


(取自網路)先是一陣驚喜,畢竟這是我走百岳以來第一次在山上看見我們的國寶黑熊。再往前走約100公尺後,步道前方又是一聲低吼的熊叫聲,黑熊逃離現場撥開箭竹林的聲音,驚起了一群飛鳥。我隨即一陣驚恐湧上心頭,深怕萬一跟黑熊來個正面相望,整個步道上又只有我一人,那該怎麼辦?


難怪我在沿路的步道上不時都會看見像這樣一節一節翠綠的箭竹,這應該都是黑熊吃剩所遺留的吧!我想熊應該比較怕人,只要我們不是在它的巢穴附近或是驚擾到小熊!因此後續的行程我都在行進間不時發出咳嗽聲,是先讓熊知道附近有人,免得突然間的遭遇,產生不可預期的危險。


9:05經過這處筆直的大岩壁,老天好像拿了一把犀利的屠龍刀,一刀劈開這巨大的石塊。這也是山友口中有名的一線天巨石。


高度再度來3000公尺附近,林相又進入了一片的鐵杉森林。


陣陣雲霧飄進林內,迷濛雲霧中,更增添仙氣,爬山賞景聽松濤,可以很療癒!


經過草清池後,9:20來到了巨石陡坡,這是一塊的大峭壁,還是乖乖的手腳並用爬過去,安全第一。


翻過不少的假山頭後,眼前這座高大圓潤的山頂應該就是白姑大山了吧!抱歉,白姑大山另一特色就是有翻不完的假山頭,一個又一個的好像永無止盡,不斷挑戰你的意志力,不然超辣之名從何而來!


10點整,終於看到碎石坡了,這是登頂前最著名的地形,這是由大塊的石英岩碎裂後構成的石流瀑。因為岩石大塊,所以還不難走;沒有固定路線,只要循著堆石或布條方向往上攀爬即可。


經過了7個小時的奮戰,10:30終於登頂中橫四辣之首的白姑大山。


還有山友特地帶了兩根紅色的辣椒放在三角點上面,象徵白姑的超辣行程。


白姑大山海拔高度3341公尺,百岳排名第45,也是我的第33座百岳。


在山頂也遇到了在松針營地紮營的山友,也是今日唯一見到的登山同伴。我在山頂吃過十榖寶粥後,隨即下山。16:10返抵達登山口,總計來回花了12小時40分,總里程18公里。隨即向老婆報平安,並隨即開車回花蓮,於晚上9點回到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