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簡稱大馬,是位於東南亞的多元種族國家,由馬來半島(西馬)和婆羅洲島北部(東馬)兩個區域組成。總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400萬,族群比例:馬來人:58.1%。根據憲法定義,馬來人必須是穆斯林。其他土著:12.3%。這包括沙巴和砂拉越的各原住民族群。華人:22.4%。印度人:6.5%。非公民:約10%。由於馬來人的高生育率,非馬來人的族群比例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
馬來西亞政府雖不排華,但在一些領域受到系統性不平等的對待。 這些政策包括:教育:在大學錄取和獎學金方面,土著學生享有優惠。經濟:在政府合約、商業執照和購房等方面,土著享有特權。公共服務:公共部門的聘用中,土著佔據多數。目的是縮小馬來人與其他族群的經濟差距。 然而,此偏袒政策常被批評為種族歧視,引發族群間的緊張關係與爭議。
Grab是一款在東南亞非常流行的app,由馬來西亞華裔創辦人於2012年在馬來西亞成立,總部位於新加坡。 它最初提供叫車服務,現已擴展為涵蓋交通移動、外送(餐飲、雜貨、包裹)、數位金融服務(支付、保險、貸款)以及其他企業服務的多元平台。有私家車(GrabCar)、摩托車(GrabBike)、提供餐飲外送(GrabFood)、雜貨配送(GrabMart)、包裹快遞(GrabExpress)、
電子支付(GrabPay)等林林種種。使用過後,我覺得很不錯,除了可以預估車資、電子支付和車輛及時位置外,還可以替司機評分,而且運作很順暢。重點是車資很便宜,機場到市區才11馬幣(80台幣)。
位於東馬婆羅洲的砂拉越(Sarawak舊稱沙勞越),是馬來西亞十三州屬中面積最大的州屬。這片被廣袤雨林覆蓋的土地,散居著古老的原住民部落。在這有著「犀鳥之鄉」美譽的雨林國度,18、19世紀的華人在此胼手胝足,開拓出如今古晉的風貌。
古晉為什麼叫做古晉?其實眾說紛紜。最常聽到的原因就是,從馬來語的角度來說,因為古晉Kuching與馬來語的貓「kucing」發音相似,相傳砂拉越王國第一位拉者詹姆斯布魯克James Brooke 來到砂拉越時問大家「這裡叫什麼名字?」居民誤以爲他在問路邊的「貓」怎麼說,就跟他說叫做「Kuching」,古晉因此而得名,所以古晉到處都有貓的雕塑。還有一種說法與貓無關,以華人的角度來說,早期居民生活的水源都是來自「古井」,古晉是由古井轉變而來。
壽山亭大伯公廟裡保留著一口古井,古井古晉,就是古晉地名傳說中的由來之一!這座大伯公廟不僅是古晉的信仰中心,更是古晉歷史文化的見證。由於伯公廟的由來與客家人拓墾歷史有關,是為了祭拜守護地方的先民神祇,也由此可以推測古晉早期是由客家人所開墾。
在古晉壽山亭大伯公廟旁邊,有一座華族歷史文物館,是紀錄砂拉越華人歷史文化的重要景點場所。文物館免費參觀,透過詳細的介紹讓訪客對砂拉越華人移民的歷史及文化有更深度的認識。展出的包括早期華裔經商的路線、遠期從中國南來的各籍貫人士移民史、社會傑出的華裔代表、華人在砂勞越參政的歷史及華人傳統貿易活動等。
從館內介紹我也才知道,第一批移民正是來自西加里曼丹的客家人,而目前在離古晉不遠的印尼加里曼丹的山口洋市,20多萬人口中約60%為客家人,說著廣東揭西縣河婆鎮的河婆客家話,所以還規定市長必須由華人擔任。希望將來有機會也到山口洋市去看看。
古晉海唇街(Main Bazaar)緊鄰砂拉越河畔,被譽為「砂拉越第一街」,曾是古晉最繁華的商業中心,許多富商在此居住和經商,是古晉歷史的縮影。街道兩旁是充滿年代感的店屋,保留了獨特的華人建築風格,例如拱廊和華麗的舊建築。傳統手藝與商店:這裡匯集了許多售賣手藝品、古董、土特產(如胡椒、燕窩)的商店。
亞答街名字由來,早期屋頂多以亞答葉搭建,故得名亞答街;也曾因聚集許多工匠而有「木匠街」的稱號。我到來的前一天剛好是中秋節,街道兩旁還可以看到慶祝中秋節的布條和舉辦市集活動的帳篷。
我來亞答街主要是來吃飯的。這可是古晉最有名的美食街廣場,其中的陽春台茶室則是人氣最夯的地方。中央設有傳統戲台,供神明誕辰等慶典時使用。兩側聚集了眾多販售道地馬來西亞小吃的攤位,價格親民,是品嚐古晉美食的熱門地點。 不過由於是露天設計,正中午來時會略顯覺得悶熱。
三色奶茶 則是由紅茶、淡奶和椰糖分層調製而成,外觀極為吸睛。飲用時需要先攪拌後,三層色彩會混合成淺咖啡色的色澤,在炎熱的午後時光來上一杯冰涼的三色奶茶超級消暑!
哥羅麵(Kolo Mee)因品嚐時需用筷子把麵條和調味料給攪拌均勻,攪拌時時會發出kolo kolo的聲音而得名。哥羅麵主要是乾麵為主,搭配切片叉燒、鹹香肉碎和新鮮青蔥,再加上一些炸蔥酥增添口感。
哥羅麵(Kolo Mee)因品嚐時需用筷子把麵條和調味料給攪拌均勻,攪拌時時會發出kolo kolo的聲音而得名。哥羅麵主要是乾麵為主,搭配切片叉燒、鹹香肉碎和新鮮青蔥,再加上一些炸蔥酥增添口感。
陽春臺對面則是一間上帝廟。這可不是供奉耶穌基督喔,而是標準的道教寺廟。這間百年古廟,也是古晉智能遺產中歷史遺蹟遺產的一部分,主祀玄天上帝。
Leonard Siaw 是古晉出名的壁畫大師,他以當地歷史樣貌與真實人物為題材,在古晉市中心留下大大小小的各式壁畫,它們有的描繪早期住民的生活,有的以古晉代表犀鳥或貓或特殊人物面孔為題材。透過他的畫筆,將眾多藝術與美好記憶散落在城市各處。
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族群融合的國度,以古晉來說,除了華人、馬來人,還有相對少數的印度族群世居在此,印度街(Jalan India)便是一條販售印度生活用品、衣料店的商店街,並且能夠聞到許多不同的香水味和一些調料粉的味道。。門牌方上還特別寫上"團結",象徵族群融合。
在達魯哈娜黃金跳橋北方,悠悠流貫過古晉的砂拉越河上有座美麗的水上清真寺,高聳的宣禮塔上從清晨到黃昏透過廣播傳出喚拜聲,提醒穆斯林祈禱做禮拜。其實伊斯蘭教在印度是僅次於印度教的第二大宗教,因此在古晉的華埠老街也可聽到充滿印度風情的聲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