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花了一些功夫才拿到巴西的簽證,我到巴西里約熱內盧來,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到沙灘看俊男美女和比基尼。而是要一窺世界新七大奇景之一的耶穌山。
要是到了巴西,沒有去里約熱內盧,到了里約又沒有登耶穌山,那你等於沒有到過巴西。這好比你到了美國沒有看到紐約港對面的自由女神像;到了法國沒有在巴黎的艾菲爾鐵塔前攝影留念一樣,會讓你引以為終身憾事。因為在巴西人心中,耶穌山就是里約,乃至整個巴西的象徵。
從Ipanema搭地鐵10分鐘後7:40就到Botafogo站,找到賣票的站亭,看見有基督山的圖像,那應該就沒錯,只是售票窗口是關著的,細看原來它8點才開始售票。來回票價及門票是$100Real,約台幣600元。跟伊瓜蘇瀑布的門票一樣。
換車後直上基督山,抵達停車場的時候,就可以看見我要去的下一個知名景點糖麵包山(Sugar loaf mountain)。
以前公車到達終點後,遊客還需要爬上222級階梯才能到達雕像,這對行動不便者和老年人是一大障礙。2002年的古蹟大整修中,雕像附近安裝了三座全景升降機和四座電扶梯。這讓老年人和行動不便者,也能輕易地來到基督山,這些弱勢團體不必走得這麼辛苦就有機會親眼看見這座基督救世主像。到達手扶梯的盡頭,耶穌巨大的背影立刻呈現眼前。
圖片取自官網。以下是2007年所選出世界新七大奇景的詳細資訊:
10點左右搭Van下山,回到Botafogo地鐵站。看時間還早,決定繼續前往糖麵包山。由於網路上資訊不多,經查訊Google可以搭513公車前往,並順利找到搭車點,很快來到傳統富裕的Urca居住區。
我必須在此搭纜車上山。1565年葡萄牙人來到里約的第一個據點,就是在甜麵包山腳下建了一個軍事基地。我在公車上還認識了一位軍人,他的營區就位在纜車站旁。這裡也有著里約最古老的街道。
到達基督救世主像可以搭火車、公車或纜車,最簡單的方式是乘坐官方特許的Cataratas旅行社,它所經營Paineiras-Corcovado的Mini Van。事先看了背包客棧旅遊資訊,可以搭地鐵到Botafogo(博塔弗戈),附近有一個Machado站,可以在哪裡買票搭車上山。所以就買了一張地鐵卡,上面的圖案還是基督山呢!
從Ipanema搭地鐵10分鐘後7:40就到Botafogo站,找到賣票的站亭,看見有基督山的圖像,那應該就沒錯,只是售票窗口是關著的,細看原來它8點才開始售票。來回票價及門票是$100Real,約台幣600元。跟伊瓜蘇瀑布的門票一樣。
以前公車到達終點後,遊客還需要爬上222級階梯才能到達雕像,這對行動不便者和老年人是一大障礙。2002年的古蹟大整修中,雕像附近安裝了三座全景升降機和四座電扶梯。這讓老年人和行動不便者,也能輕易地來到基督山,這些弱勢團體不必走得這麼辛苦就有機會親眼看見這座基督救世主像。到達手扶梯的盡頭,耶穌巨大的背影立刻呈現眼前。
- 中國萬里長城(The Great Wall of China):位於中國,是世界上最長的城牆,也是古代軍事防禦工程的傑出代表。
- 約旦佩特拉古城(Petra, Jordan):位於約旦,是一個古老的岩石城市,以其獨特的建築和精美的雕刻而聞名。
- 巴西里約熱內盧基督像(Christ the Redeemer, Rio de Janeiro):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是一座巨大的耶穌雕像,象徵著這座城市和國家。
- 秘魯馬丘比丘(Machu Picchu, Peru):位於秘魯安第斯山脈,是一座古老的印加城市,以其壯觀的景色和精湛的建築而聞名。
- 墨西哥奇琴伊察(Chichen Itza, Mexico):位於墨西哥,是古老的瑪雅城市遺址,以其金字塔和天文觀測台而聞名。
- 義大利羅馬競技場(Colosseum, Rome):位於義大利羅馬,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競技場,也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
- 印度泰姬陵(Taj Mahal, India):位於印度阿格拉,是一座美麗的白色大理石陵墓,是世界著名的建築藝術珍品。
耶穌山本名科爾科瓦多(Corcovado)山,葡萄牙文意為"駱駝峰",海拔709米,劃入Tijuca國家公園內。駝峰之巔,矗立著高38米,張開雙臂寬29米,重量達1200公噸的耶穌雕像。雕像張開兩臂,雙目微閉,似在為世人求福,又似展臂迎接八方賓客。
1922年巴西建國100周年之際,決定建造這座雕像。由巴西建築師設計,法國雕塑師製作,於1931年10越12日完成。巨大的雕像,讓每一個看到祂的人無不為之震撼,為之讚嘆。從里約市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雕像,遠遠望去,耶穌猶如救世主飄然從天而降。巴西是世界上天主教徒最多的國家,耶穌山上的救世主像,時刻提醒巴西人:上帝無所不在啊!
10點左右搭Van下山,回到Botafogo地鐵站。看時間還早,決定繼續前往糖麵包山。由於網路上資訊不多,經查訊Google可以搭513公車前往,並順利找到搭車點,很快來到傳統富裕的Urca居住區。
我必須在此搭纜車上山。1565年葡萄牙人來到里約的第一個據點,就是在甜麵包山腳下建了一個軍事基地。我在公車上還認識了一位軍人,他的營區就位在纜車站旁。這裡也有著里約最古老的街道。
纜車票價也不便宜,比基督山和伊瓜蘇(100元)還要貴,依身分別,我當然只能買外國遊客價,來回是185Real。若嫌貴,也可以徒步健行上烏爾卡山。
在烏爾卡山頂,這裡有環景的步道和瞭望台,憑藉欄杆旁就可以看見遠方基督山上張開雙臂的耶穌救世主雕像。剛剛才去過,現在我從另一山頂回望祂,好特別的體驗。
環顧瓜納巴拉灣。
接著12:45前往纜車搭乘處,準備換乘另一纜車,直達甜麵包山頂。名稱的由來,主要是因為其形狀像一塊法式麵包,特別是葡萄牙語中的「Pão de Açúcar」,意指“糖麵包”。 當地人認為其外形酷似用來製作圓錐形糖塊的模具。
纜車內沒有座位,這樣可以擠比較多人,我估計應該可以站個3、40人。
第一個要去探訪的景點就是世界著名的藝術台階:塞拉隆階梯Escadaria Selaron stairways (Escadaria Selarón)。階梯橫跨拉帕和聖特蕾莎兩個街區。走向塞拉隆階梯道路兩旁的圍牆,也都被彩繪或塗鴉成各式各樣的創作。
塞拉隆階梯共有215級,長125米,使用了來自世界60多個國家的2000多塊瓷磚。塞拉隆階梯修建於1990-2013年,是智利出生的藝術家塞拉隆的作品,被稱作"我向巴西人民的致敬"。1990年, 畫家塞拉隆開始翻新沿著他的房子前面的破舊的台階。起初,鄰居嘲笑他選擇的顏色。因為他覆蓋了藍色、綠色和黃色的瓷磚 – 這是巴西國旗的顏色。塞拉隆用賣畫所得來維持這項漫長而累人的工作。作品一直不斷延伸,似乎不會完成。
最初,作品所用的瓷磚來自里約的各個建築工地以及街道上的城市垃圾。但在後來,大多數瓷磚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捐贈的。最終完成了215層的作品,這裏也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臺階」。
其實不只階梯本身,連附近的牆壁都被 Jorge Selarón 貼滿了磁磚。Jorge Selarón表示藝術是沒有盡頭的,所以直到他死的那天他才會停止創作……(果然,2013年1月10日,塞拉隆創作時死在台階上。)
Lapa區還有另外一個有名的景點就是水道橋(Carioca Aqueduct) 。建於1723年至1744年間,目的是將水從附近的河流引入里約熱內盧市,解決城市供水問題。水道橋長約270公尺,最高處達17.6公尺,由42個拱門組成,採用雙層拱門結構,主要使用花崗岩建造,使其結構堅固耐用,至今仍屹立不搖,展現了殖民時期工程的典範與精湛的建築工藝。當然目前自從有自來水後,水道橋已不再使用了。停止供水後現在則作為市中心通往Santa Teresa電車道的橋樑。
其實2023年11月,我走完朝聖之路後,順道去西班牙的塞哥維亞Segovia參觀,那裏有著世界最大羅馬水道橋。塞哥維亞水道橋修建於西元一世紀,高達 28.5 公尺,共有 167 個拱門,由兩萬多噸花崗石砌成,將 17 公里外冷水河(Fuente Fría)的水源引導到城市中心使用,確保了塞哥維亞用水供應無虞,城市因而得以繁榮,即便是 2000 多年前水利工程,時至今日仍可正常運作,只能說羅馬人真的太強。
最初,作品所用的瓷磚來自里約的各個建築工地以及街道上的城市垃圾。但在後來,大多數瓷磚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捐贈的。最終完成了215層的作品,這裏也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臺階」。
其實不只階梯本身,連附近的牆壁都被 Jorge Selarón 貼滿了磁磚。Jorge Selarón表示藝術是沒有盡頭的,所以直到他死的那天他才會停止創作……(果然,2013年1月10日,塞拉隆創作時死在台階上。)
Lapa區還有另外一個有名的景點就是水道橋(Carioca Aqueduct) 。建於1723年至1744年間,目的是將水從附近的河流引入里約熱內盧市,解決城市供水問題。水道橋長約270公尺,最高處達17.6公尺,由42個拱門組成,採用雙層拱門結構,主要使用花崗岩建造,使其結構堅固耐用,至今仍屹立不搖,展現了殖民時期工程的典範與精湛的建築工藝。當然目前自從有自來水後,水道橋已不再使用了。停止供水後現在則作為市中心通往Santa Teresa電車道的橋樑。
其實2023年11月,我走完朝聖之路後,順道去西班牙的塞哥維亞Segovia參觀,那裏有著世界最大羅馬水道橋。塞哥維亞水道橋修建於西元一世紀,高達 28.5 公尺,共有 167 個拱門,由兩萬多噸花崗石砌成,將 17 公里外冷水河(Fuente Fría)的水源引導到城市中心使用,確保了塞哥維亞用水供應無虞,城市因而得以繁榮,即便是 2000 多年前水利工程,時至今日仍可正常運作,只能說羅馬人真的太強。
由於Lapa區的夜生活豐富多彩,甚至是里約最流行的酒吧區和森巴館,因此民風開放且龍蛇雜處,在夜間的扒竊和搶劫事件時有發生,治安相對較差。即使是在白天,也見到酒客光著上身或趴睡在公園、路旁。當天在水道渠底座附近我覺得非常的髒亂,垃圾散落,還有許多遊民以及看起來不懷好意的人四處遊蕩,我察覺氣氛不對於是轉頭快步離開。
這就是奇琴伊察金字塔,由瑪雅文明所建,坐落在今墨西哥境內的猶加敦半島北部猶加敦州,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金字塔最大特色是每側有91階,加上頂部平台總計365級,象徵太陽年。春分與秋分時,陽光與階梯產生的陰影會呈現出一條蛇的形狀爬行於金字塔側面。興建時間:大約公元800~1100年。
大教堂始建於1964年,1976年落成使用,是一處鋼筋水泥結構的現代化建築。教堂呈圓錐形,高75公尺,寬106公尺,整個框架結構由規則的方框構成像似天梯,所以又稱做『天梯大教堂』,可容納2萬人。教堂氣勢恢弘,高大氣派。教堂正門前,是波蘭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銅質塑像,左側是和教堂高度相當的鐘樓,鐘樓上方是十字架。
放大看懸空的耶穌像。
這就是奇琴伊察金字塔,由瑪雅文明所建,坐落在今墨西哥境內的猶加敦半島北部猶加敦州,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金字塔最大特色是每側有91階,加上頂部平台總計365級,象徵太陽年。春分與秋分時,陽光與階梯產生的陰影會呈現出一條蛇的形狀爬行於金字塔側面。興建時間:大約公元800~1100年。
大教堂始建於1964年,1976年落成使用,是一處鋼筋水泥結構的現代化建築。教堂呈圓錐形,高75公尺,寬106公尺,整個框架結構由規則的方框構成像似天梯,所以又稱做『天梯大教堂』,可容納2萬人。教堂氣勢恢弘,高大氣派。教堂正門前,是波蘭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銅質塑像,左側是和教堂高度相當的鐘樓,鐘樓上方是十字架。
抬頭仰望,教堂頂端是由玻璃組成的巨大十字架造型,陽光透過十字架照進來,使得大廳光線溫暖而柔和。十字架的四端連接著彩繪玻璃窗一直垂到地面,這四個方向的彩色玻璃描述著一個個以聖經為主題的故事,當彩色玻璃在光線的映襯下,會給人一種異樣的美感。
教堂內部的設計簡約卻富有巧思,在穹頂下,凌空懸掛了一個被縛在金色十字架上的耶穌像,非常獨特。整體來說,這座教堂在眾多參觀過的教堂中,算是相當獨特的。
今天自己竟然可以只靠Google Maps,就在里約熱內盧市區趴趴走,越來越佩服自己的膽識和搭車的功力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