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3日 星期一

1130513D32:遊聖地牙哥城

 

今天有一天的時間可以好好逛智利的首都聖地牙哥,也是智利的最大城市, 它坐落於智利中部的山間谷地,海拔約520米,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擁有超過600萬的人口。這座城市充滿了歐洲式樣的美麗建築,街道乾淨整潔、規劃得宜,處處都能看見美麗的城市景觀,來到聖地牙哥真的有身處歐洲、走在西班牙城市中的錯覺。


怎麼突然我老婆會出現在聖地牙哥的旅遊呢?其實這是我在1120322猴硐三貂嶺牡丹旅遊網誌中在三貂嶺火車站(公車無法到達)的照片。三貂嶺其實就是400年前西班牙以聖地牙哥命名的地方。全世界有10幾個以聖地牙哥命名的城市喔,在台灣就是三貂嶺。

聖地牙哥是西班牙語或葡萄牙語對聖雅各Santiago的稱呼。雅各(西班牙語:Santiago; San Tiago; S. Tiago),天主教稱「聖雅各伯」,為耶穌十二門徒之一。另外一個名稱由來是15世紀西班牙方濟會傳教士迭戈·德·阿爾卡拉(西班牙語:Diego de Alcalá),1588年封聖,後世多稱其為聖地牙哥。

以下列出幾個地方的聖地牙哥:
  • 歐洲:西班牙的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是加利西亞市鎮的首府,相傳耶穌十二門徒之一聖雅各安葬於此,為天主教聖地之一。也是世界知名朝聖之路的終點。
  • 亞洲:除三貂角(西班牙語:Santiago)外,聖地牙哥是菲律賓伊莎貝拉省的一個城市。
  • 美國:聖地牙哥郡(San Diego County),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部的郡,南鄰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市是其縣治。另外在德州也有聖地牙哥市(San Diego),是杜瓦爾縣縣治。
  • 拉丁美洲:除智利外,古巴、哥倫比亞、阿根廷、巴西、巴拿馬、多明尼加、委內瑞拉等等都有以聖地牙哥命名的城市,聖地牙哥真的是西班牙人的守護神啊!

就如同南美洲其他國家的城市一樣,最熱鬧的地方就是武器廣場了。
悠久歷史的廣場,是當地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地方,也是造訪者觀光遊覽的好去處。Google了一下,才1.2公里,決定走路去就可以啦!聖地牙哥的建城者是征服者佩德羅‧德‧瓦爾迪維亞,他被駐守秘魯利馬的法蘭西斯克·皮薩羅派遣,從庫斯科長途跋涉到達此地建城。一進城在武器廣場的STGO Logo旁,立有一尊佩德羅的騎馬雕像。

征服者騎馬的雕像長期以來引起原住民社群的不滿,因為他象徵了殖民時期對原住民的壓迫和掠奪。在多年的示威抗議後,市政府為了平息爭議並展示對原住民文化與歷史的尊重,在廣場的對角設立了這座原住民紀念碑標像。透過這種方式,試圖營造和解與相互尊重的氛圍,讓不同文化背景的歷史記憶在公共空間中共存。不過這身首異處的雕像初看還挺嚇人的,當有人坐在底下時,我都還替他擔心頭會不會掉下來呀!

武器廣場旁有著各著名的景點。聖地牙哥主座教堂,是由聖地牙哥的建城者「佩德羅·德·巴爾迪維亞」(Pedro de Valdivia)在成為西班牙在智利的第一任皇家總督之後,於1588年在這個原來是原住民神廟的位置上建立了教堂,不過教堂歷經了多次的火災和重建,目前的版本是18世紀以後建的,教堂上醒目的兩座鐘塔更是在20世紀初期才加上去的。

右邊插著四面旗子的是智利市政廳。

有著中央尖塔的鵝黃色建築物是智利國家歷史博物館。原建築為總督府,直到1846年才將總統府移往拉莫內達宮,這裡成為省府所在地(1847-1929),後再變成郵電局,,1969年12月1日成為國家歷史文物,之後變為國立歷史博物館。博物館再過去則是中央郵局,是一棟建造於西元1882年的文藝復興時期,原先是智利的總督官邸。

廣場周圍遍布著西班牙殖民時期(1541-1810年)遺留下來的古老建築。這是一棟由殖民時代留下來的古建築物改建的紅色商場,感覺非常典雅漂亮。

我也在武器廣場附近兌換了200美元,準備帶去復活節島花!智利披索跟阿根廷披索差不多,只是它的匯率比較穩定,所以路上少了主動跟你搭訕招攬換匯的黑市小販。


廣場附近的中央市場Central Market,則是聖地牙哥人的廚房。市場外圍到處是販售水果農產品以及蔬果和藥草的小販。

粉紅外觀的市場,周遭也有許多販售紀念品的店家,價格也很親民。

走進市場內,則到處都是販賣海鮮的攤販。聖地牙哥靠海,海產豐富也很新鮮。

這個中央市場曾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全球十大美食市場之一。所以在市場中央區域的位置,到處都是各種海鮮攤位和餐廳,提供新鮮的海產和多樣化的料理。


其中最著名的海鮮料理就是海鮮燉湯(Paila Marina) ,這是智利最傳統的海鮮湯,以多種魚類和貝類為基礎,加入當地調味料和香菜,通常在陶製器皿中燉煮。我光看了Menu就覺得食指大動,一定要來上一鍋美味的海鮮燉湯(Paila marina)嚐嚐。果然上來後,它是以大量魚貝類加入洋蔥、胡蘿蔔和番茄、辣椒粉、香菜和各種草藥來燉煮。

這碗海鮮湯內包含了大量的貝類、九孔、蛤蜊、蝦子等海鮮,味道超級鮮甜,佐上當地的藥草香料,真的無敵好喝。果然名不虛傳,非常推薦。

重點是才$6490智利幣,台幣還不到200元,真的是物美價廉,CP值超高!


就是因為這裡海鮮實在太美味了,所以我在從復活節島回來後,在味蕾的驅使下,我不由自主地又到這裡來享用另一道有名的美食:檸檬醃生魚Ceviches 。


這是一種用生魚浸入檸檬汁,用其酸味來把生魚的蛋白質變性,所以除了消毒以外還會創造出類似煮熟的口感,像是把魚肉給醃熟一樣用,以檸檬汁、紅洋蔥、香料醃製,配上一杯特調葡萄酒,實為絕配。我點的是醃鮭魚,照例有附免費的麵包和湯品。含服務費$13,189元智利披索。解鎖了智利的海鮮美食!


接著到附近的拉莫內達宮,最早建造於西元1784年,原先是智利的國家造幣局,現在則是智利的總統府。1973 年這裡卻發生一場軍事政變,莫內達宮遭受多起爆炸攻擊,現今的建築是1981年再度修復完成。

南面的憲法廣場馬路上有一面超大的智利國旗,乍看之下我還以為是中華民國的國旗呢!

這才是真正的智利國旗長相,跟我們的國旗有像吧!

圖片取自網路。相對於里約熱內如的基督山,聖地牙哥則有聖母山。山上有尊高達14公尺的聖母像,所以又稱「聖母山」。因此下午的行程,我準備前往聖母山啦!


要前往聖母山的街道上,兩旁的建築、房屋和票亭也都被塗鴉彩繪,這樣的街景在南美洲的城市屢見不鮮。

聖母山原名為聖克裡斯托瓦爾山(Cerro San Cristóbal),是智利首都聖地亞哥(Santiago)的一個著名旅遊景點。位於聖地亞哥市中心以北約2.5公里處,海拔約880公尺。規劃為大都會公園,內有動物園和日本庭園。


要上聖母山可以搭乘纜車(Funicular)或公車前往山頂。這兩種交通工具都提供便捷的方式,讓你輕鬆抵達山頂。不過因為我時間比較多,就決定走近3公里上去,除了省錢還可以健身呢!


上山方式相當多元,也有不少人騎單車上山。


上山的步道也還OK。

要不是怕流汗,我也會啟動越野跑模式,跑步上去的。


隨著高度的增加,慢慢就可以欣賞到壯麗的城市全景和遠方安第斯山脈的美景。山頭上還可見靄靄的白雪,畢竟鄰國阿根廷的安地斯山脈最高峰阿空加瓜峰可有海拔6962公尺高啊!所以也有不少居民會到此來看夕陽和美麗的夜景。

遠遠看得到聖母像的背部了。

休息一下,要往聖母山最後的步道啦!

準備入園,不收門票,還真佛心。


山上有一座名為聖克裡斯托瓦爾聖堂(Sanctuary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的天主教堂,是智利最重要的宗教場所之一。遊客可以參觀聖堂,欣賞其美麗的建築風格和宗教藝術品。1987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在此祈禱並祝福聖地牙哥。 



往教堂的路上有好幾座的十字架,相當的特別。


山頂還設有一個小型的露天劇場,用於舉行彌撒或其他宗教儀式。


下午1:20終於爬到了山頂。山頂矗立著一座高14米的白色大理石聖母瑪利亞雕像(基督山像高30米),基座高8.3米,重36,610公斤。 雕像也是雙手張開,由法國雕塑家Émile Gaud取自巴黎蒙馬特聖心教堂的聖母像而製作,於1908年豎立,是聖地牙哥的象徵。 它的歷史其實比里約的耶穌救世主雕像(1931年)還早喔!雖然高度、量體遜於基督山,但是親臨雕像底下,還是覺得非常壯觀!

聖母山頂,眺望聖地牙哥城市全覽。

一天下來,我覺得這座城市充滿了歐洲式樣的美麗建築,街道規劃得宜,有身處歐洲、走在西班牙城市中的錯覺。只是遊民太多,連當地人都提醒我,手機等重要東西一定要放在包包裡,以防被搶,害我都不太敢自拍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