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 星期四

1141009晨跑古晉後飛汶萊水上找長鼻猴

 

一面旅行一面跑步是我喜歡的跑旅方式。跑者的體能比較佳,利用這項優勢,也可以用雙腳跑過市區的每一個景點。快速的移動方式,不但節省金錢,更能有效率、快速的逛完每一個想要去的地方。一早從飯店出發,沿著沙勞越河waterfrontf往北跑。在河畔公園裡,有一個名為Jame Brooke的cafe。我認為值得好好介紹他和古晉的關係。

旅行古晉,你定然會不斷聽到布洛克(Brooke)家族的名稱。1841 年,砂拉越人民起義對抗汶萊帝國的統治,為平息動盪,汶萊蘇丹求助於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布洛克 (James Brooke) 。事件平息後,布洛克獲得拉惹(Rajah,相當於國王或土邦君主)職位。由此至 1941 年日本入侵為止,布洛克家族共四代「白人拉惹」實際統治砂拉越一百年,將砂拉越打造為區域裡的獨立王國。1949 年,末代拉惹將砂拉越統治權轉交予英國,布洛克家族統治才正式結束。

時至今日,布洛克家族於 19-20 世紀建造的歷史建物仍散布於砂拉越河兩岸,它們大多混合英國與東南亞建築元素,有著簡潔的白色外牆,歐風而典雅。其中不少建築已改建為精緻的餐廳或咖啡館,你可以挑個午後在歷史悠久的環境裡喝一杯,慢慢追憶布洛克家族的傳奇。




2025年10月8日 星期三

1141008峇哥國家公園

 

圖片取自雪兒。在古晉行程還有一項重頭戲,便是前往市區北方40公里遠、瀕臨南中國海的峇哥國家公園(Bako National Park)。設立於馬來西亞聯邦成立前的1957年,峇哥國家公園是砂拉越最早設立的國家公園,以豐富的雨林多樣性、海岸原始林以及為數不多的長鼻猴聞名。比起砂拉越許多位於內陸深山的國家公園,峇哥國家公園相對容易抵達,從古晉市區出發,搭上1號巴士,只需馬幣一元的車資、四十分鐘的車程,便可以前往峇哥漁村,從那再轉搭前往國家公園的船班。




一早6點從飯店出發,走路前往Open Air Market露天市場,準備要去搭前往峇哥國家公園的公車。我又來到了陽春臺廣場。華人在海外討生活真的是辛苦,從5點多開始,這裡的商家已經開始營業賣早餐了。我點了一碗加蛋的肉粥,才8令吉(台幣57元),很便宜。



我觀察這裡的街道上,早期很多移民到此的華人,不少的人都是開金飾店,或與金融貿易相關的行業,難怪馬來西亞60%的經濟掌握在華人手中。



等公車旁的露天市場 (Open Air Market),是古晉舊消防局的位置,目前市場分為兩區的露天棚架區。一區以華人餐飲為主,販售著各式各樣的美食例如哥羅面、燒米、海南咖喱雞飯、亞達糖冰淇淋等等。我還是喜歡吃傳統中是粿糕類,尤其是三色粄(娘惹糕)。

露天市場的另一區則是販賣馬來人、印度人食物為主的地方,大多以辣椒、檸檬草、薑、咖喱葉等蒸煮製作的椰漿飯或囊餅。



網路都說前往峇哥的公車票式1元,實際上車時才發現是3.5元令吉,應該是漲價了吧。


50分鐘車程後,來到小漁村的終點站。我趁機拍下回程的班次,每小時一班車,最後一班是5:30的公車。要注意的是,巴士不會駛入漁村,而會在村外掉頭,漁村巴士站也沒有任何標示,還要走一段路才會到國家公園管理處。


公車離開市區後,車上只剩我和這位美國的小鮮肉,獨自走向國家公園管理處。

先要在國家公園的櫃臺購買門票,外國人票價為20馬幣,購票時須出示證件登記入園。


拿著國家公園門票,再到旁邊的櫃檯去買船票。

一艘船是200元,可以乘坐5個人。我和小鮮肉及另外兩外法國夫婦4個人同時Share船票,一人50元,並事先約定下午2PM為回程時間。


碼頭座落在一片紅樹林之間,對岸有著成排的高腳屋,是一座典型的馬來漁村。

碼頭兩側的高腳屋住家。

船從碼頭出發後,在紅樹林之間寬闊平坦的河道曲折前行。涼涼的風從耳邊呼嘯而過,船底傳來波浪的震動與四濺的水花,眼前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

經過二十分鐘的航程,小船逐漸放慢速度,遠方出現了陡峭的岩壁、露出久經風化的巨石,還有空無一人的平緩沙灘。


目前是枯水期,國家公園海灘碼頭無法上岸。一行人魚貫脫鞋、赤腳,在海灘前面下船,涉水而過,必須走路去遊客中心報到。


峇哥國家公園有很天然美麗的岩石沖刷景致,如同在岩石上用水彩作畫,實際上卻是海水侵蝕刻劃出來的鬼斧神工之美。



在管理處登記了個人資料,國家公園共有9條步道,管理員講解開放路線與安全須知後,我選擇了1、2和6號路線來走。


喜歡鄉居雨林環境的人,也可以考慮在這裡住上一晚。只是聽我住過的同學說,這裡晚上蚊蟲很多,環境沒有很好。屋外被挖了很多土堆的洞,應該都是山豬找食物時,用嘴吧所掘出來的傑作吧。


步道頗為原始,也沒有看到像台灣高山步道上綁滿的布條。他們在樹幹上漆上不同的顏色,標示這是哪一條路線,滿好的。



一號路線終點的觀景台,可以看見美麗的海灣。但是沿途沒有看到想看的長鼻猴。



繼續前往2號線找長鼻猴。木棧道兩旁長滿了類似台灣的藤心。不少路段也有布滿樹根的路面,不過整體還算好走。


2號路線是漆上藍白色,在高大的樹梢上有看見幾隻小猴子,但不確定是不是長鼻猴。也沒有看見鱷魚。


2號路線teluk delima的尾端是在一片紅樹林的海邊海灣。


回到9號的主幹線木棧道上時,忽然聽見遠方傳來沙沙樹葉的聲音。原來是一隻鬍鬚山豬正在覓食,牠用堅實而有力的嘴巴不斷挖掘地面,找尋蚯蚓等食物。沒有看到長鼻猴,卻偶遇山豬,也算不錯啦。


繼續前往6後路線看海灘。這是出海口淤積,原本應該可以讓小船上岸的碼頭,現在則無法利用在此上岸了。


也剛好在這裡遇見一群有導遊帶領的遊客,他們正在觀看樹上的長鼻猴。看來,還是導遊比較清楚哪裡有長鼻猴可以看。我也幸運的搭上他們的解說。也在樹上看見了野生的鹿角蕨。

長鼻猴看不過癮,乾脆網路上抓圖來看。牠長得像孫越還是像成龍?



步道除了一開始爬升的急陡坡之外,剩下的路程並不難走,倒是熱帶雨林特有的潮濕悶熱,又沒有甚麼大樹遮蔭,接近正中午的熾熱太陽曝曬下,讓人汗如雨下。


終於來到6號海灘的懸崖處。



在懸崖處,還有階梯步道可以下去海灘,一窺這被隱藏的絕世美景。還好峇哥這裡的海灘不會軟爛泥濘,走在上面很舒服。海灘上布滿的小顆沙粒則是螃蟹挖的。

這是在小船上岸處的海邊所拍攝的,海灘上布滿了小小的寄居蟹。爬行速度好快。

1:20PM回到遊客中心。旁邊有附設的小餐飲店,可以在這裡休息等船。


下午兩點,準時和其他三人會合,打電話給船東,在海灘上船,回國家公園管理處。



傍晚回到市區後,前往有名的貓眼嶺海鮮美食廣場(Topspot Food Court)」。 這座美食廣場以海鮮為主題,匯集了多家海鮮攤位,每一家都各具特色,料理方式更是琳瑯滿目,從清蒸、燒烤、快炒、酥炸應有盡有。這樣一個熱門的美食點,竟然隱身停車場頂樓,是一個超酷的空中花園。


這裡的環境屬於開放式的美食廣場,很難想像停車場的頂樓會有這樣一片空間。也因為空間為開放式的環境,不僅寬敞、也有相當良好的通風環境。



其中生意最好就屬「玲瓏海鮮餐廳」,可惜我只有一個人,只能點一個酸辣魷魚和炒米林(蕨菜)及檸檬甘蔗汁!

Q彈有嚼勁的魷魚,搭配特製的酸辣醬汁,酸、甜、辣完美融合,開胃又下飯(我怕吃不完,所以沒有叫白飯)。魷魚的鮮味與醬汁的濃郁相互輝映,口感豐富多層次,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蕨菜是砂拉越當地特有的野菜,以大火快炒,搭配蒜蓉爆香,保留了蕨菜本身的清脆口感與獨特風味。台灣的過溝菜蕨則葉子較多,吃起來比較細嫩,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