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1050728波波俄Day12莫斯科地鐵_勝利廣場及杜蘭朵餐廳

昨晚到Holiday Inn飯店Check in 時,就看見附近這美麗的教堂在夜色中顯得格外迷人,因為時間太晚無法去看。於是決定第二天早上要趁晨跑時去好好瞧一瞧。

今天可是歐遊的最後一天。一早5點就起床,把握可以在莫斯科晨跑的機會。當然要先來這漂亮的救世主新修道院,這是莫斯科第一座建立於14世紀初的修道院。救世主教堂的原型是克索利肯教堂Church of the Katholikon。當它在1491年被搬遷到莫斯科河的左岸,修道院被更名為新救主 ,從而跟原在克里姆林宮的修道院區別開來。


修道院內有5個大圓頂洋蔥頭的聖母升天教堂。在蘇聯時期,修道院被改建成了監獄 ,然後又變成了一個警察的醉漢監禁處 。在20世紀70年代,它被分給一個藝術品修復研究所。最後在1991年,它才重新變回俄羅斯東正教的教堂。


修道院的塔樓。在1571年和1591年,城堡頂住了克里米亞韃靼人反覆的攻擊,因此塔樓應該具有防禦工事的功能。這裡也是羅曼諾夫家族墓地之一喔!


莫斯科市晨間的馬路上,沒有什麼車子,還是我太早起床了。

 俄羅斯是屬於東正教的國家,所以晨跑經過的路上,經常可以看到東正教的教堂。外觀上如何區分東正教呢?除了洋蔥頭的穹頂外,以上面的十字架來區分最容易。


有一說是,十字架除了"十"字外,上面的小橫槓是耶穌被定罪時候的牌子。下面那個斜槓,是作為基督墊腳的踏板。


東正教認為在耶穌行刑時左右有兩個死囚一同行刑,其中在右邊的死囚向耶穌懺悔過錯,而左邊的死囚質問耶穌為何耶穌稱會救世人但為何不救死囚自己(根本沒有悔改之心)。所以耶穌的墊腳板向左沉下,兩死囚死後右邊的因為及時悔過而靈魂輕上了天堂左邊重下了地獄。


跑著跑著就看到這有名的史達林建築,號稱七姊妹之一的藝術家公寓。七姐妹是位於俄羅斯莫斯科的一系列史達林式建築,其建造於史達林執政的最後十年間,結合了巴洛克式和哥德式的建築風格與美國1930年代摩天樓的建築技術。之前在波蘭和三小國都見過這個建築樣式。


河流是城市發展的根源,每個城市皆然,莫斯科也不例外。我也喜歡在河畔的步道上馳騁,不必與車爭道,景觀視野也好,所以只要有河道的地方,我一定會想辦法去跑的。


剛剛看到史達林七姐妹建築之一的藝術家公寓就在河岸邊,樓高176公尺,所以也叫做河岸公寓。


莫斯科河流經流經整個莫斯科城市,莫斯科的城市名稱也由此河而來。全長503公里,流域面積17,600平方公里。




今天就要離開莫斯科了,離開一個城市之前,能夠透過河岸再次瀏覽城市之美,是一個很好的道別方式。


俄羅斯是產油大國,尤其天然氣是世界第一。跑經加油站時,特地看了莫斯科的油價,換算下來油價只比台灣還要低一些。台灣不產石油,可是還維持這麼低的油價,就能源使用和環保角度看,應該是太便宜了!


這幾天在東歐或聖彼得堡和莫斯科跑步時,經常一早就可以看到洗街車在工作了,難怪城市道路可以維持的很乾淨。


莫斯科的行人穿越道不是台灣的斑馬顏色,而是黃白相間的顏色,這跟新俄羅斯主義的建築風格很像,他們的宮殿很多也都是黃白相間的配色。


飯店後面就是充滿綠意的馬路,特地繞過來看看老婆起床了沒?呵呵!


用過早餐後,我們展開今天的第一個景點--勝利廣場。廣場的正前方是凱旋門,和法國的凱旋門一樣都跟拿破崙有關。法國巴黎的凱旋門是拿破崙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而莫斯科的凱旋門則是俄國人慶祝1814年打敗拿破崙,好玩吧!


門頂立有一尊背有雙翅的勝利女神手執月桂花環,乘著六馬戰車向前行駛的雕塑;在女神像的下層,是幾位武士的雕塑;武士雕塑再往下便是底層的深色高柱,高柱之間分列著四尊俄軍士兵的雕塑,士兵著中古時期的盔甲,執槍持盾,在他們的手指上還刻有“驅逐法蘭西,解放莫斯科”的字樣,氣勢雄偉。


馬路中央有大片的花草裝飾,讓車水馬龍的道路妝點較為輕鬆活潑,也更富色彩。


這是2014年8月1日由普丁總統揭幕最新的一戰英雄紀念碑。紀念碑由兩個部分組成,這是俄羅斯軍人銅鑄雕像。



另外這個則是在俄羅斯戰場背景下官兵衝鋒陷陣的多場景組圖。


勝利廣場的北面是一組大型的噴泉,一長排的噴水池與兩排造型優雅的蘑菇水池,供遊人欣賞。


和噴泉相對的勝利廣場南面是聖喬治大教堂,建立於1993年12月9日。教堂裡保存的是聖戰士喬治的勝利遺物,另外聖喬治也是莫斯科的城市保護神,所以除了是紀念衛國戰爭以外,也有守護莫斯科城的意義在喔!


廣場最遠處是一座高達141.8公尺高的勝利女神紀念碑,碑體的高度象徵著人們在保衛國家的戰爭中,總共經歷了1418天。


紀念碑頂部是勝利女神高舉月桂花環,和一男一女吹著勝利號角的小天使。據說那花圈和號角是純金製成的喔。


 紀念碑後方不遠處白色弧形的建築,則是是為了紀念二戰期間,保衛國家的戰爭而修建的衛國戰爭中央博物館,館內收藏了眾多二戰期間珍貴的紀念品。


勝利女神紀念碑往前的右方,是15座頂部插著銅旗的紀念柱,代表著當年的15支參戰部隊。


廣場旁緩坡上有花鐘裝置,旁邊並用紅花草植出莫斯科的俄文名字。


俄羅斯的地鐵是世界上使用率僅次於東京的地鐵,月台大廳的華麗裝飾更是舉世聞名的創舉,一方面展現藝術造詣,一方面歌頌蘇維埃的建設,有地下宮殿的美稱,所以來莫斯科一定要來體驗地下鐵系統。


莫斯科地鐵起建於1931年,是史達林推行第一個5年改革運動,也正值二次大戰,因此地鐵也兼具防空洞甚至兵工廠的功能,堅固、深邃又狹長成了特色。我們從勝利廣場公園下地鐵,它深達84公尺。你看,我們搭乘的電梯深入地下,好像看不到盡頭,電扶梯長度可是達126公尺長。


莫斯科地鐵目前大概有190個站,只要50元盧布(約25元台幣)就可以暢遊所有的站,真是便宜又大碗。這是勝利公園地鐵站2003年才開站,是個非常新的地鐵站。



此站有兩個月台,月台通道的盡頭都有壁畫。這是紀念1812年蘇沃洛夫將軍抵抗拿破崙入侵的壁畫。


 車子來了,這是屬於3號線的深藍色線地鐵系統,也是此番地鐵體驗的主要線路。


現在不是上下班時間,可是搭乘地鐵的人還是很多,車廂內顯得相當擁擠。


我們在基輔站下車。基輔位於烏克蘭中北部聶伯河中游,是烏克蘭首都。早在10世紀至13世紀是俄羅斯基輔羅斯王朝時期的首都,19世紀末,基輔因俄羅斯帝國的工業革命而再度興起。基輔在經歷1917年俄國革命引發的動盪時期後,自1921年起成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重要城市,1934年後成為首都。1943年10月被紅軍解放,並迅速發展成為蘇聯第三大城市。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基輔成為烏克蘭首都。所以基輔和俄羅斯有歷史上的感情糾結。


基輔站最早於1953年啟用,有最美麗的地下宮殿之稱。在這個地鐵站總共有三個站台(深藍色,棕色,淺藍)都叫做基輔車站。我們下車的是藍色線站台的基輔車站。


站內柱子上以瓷質浮雕圖案為飾,拱型頂棚垂掛典雅吊燈,兩側則裝飾以鑲著白色大理石畫框的壁畫。





站內一共有24幅寫生壁畫,主要以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傳統生活為主題。


月台盡頭也有一幅大型馬賽克鑲崁的壁畫,遊客們也都紛紛以此為背景拍照。


壁畫名稱為基輔的節慶,俊男美女在眾人鼓掌祝福下,載歌載舞,描繪烏克蘭人民歡慶節日的情形。


莫斯科的地鐵雖然四通八達,非常方便。可是就遊客來看卻是相當不友善。看看這指引,完全沒有英語標示,並別提英語廣播。不懂俄文的人來搭地鐵可真得做足功課,否則鐵定迷路。

另外就是沒有公廁,也欠缺無障礙的設計,也沒有冷氣空調,往往月台上或車廂內,身旁擠著密密麻麻的通勤者或觀光客,一起呼吸移動時,充斥著「集體」的感覺,或許這就是鐵幕。

在搭往下一站阿爾巴特的車廂內,趁隙跟此次莫斯科的導遊安娜合影,美女一枚。

牆壁上的俄文就是阿爾巴特喔!阿爾巴特站開通於1953年,此站在設計時同時擔負防空洞的功能,因此面積非常大(月台長250米,是莫斯科第二),深度達41米。

中央通道有別於大多數的圓筒形拱頂為橢圓形,正方形的紅色大理石塔底位置壓得相當低,牆面與拱頂空間顯得更為巨大,吊燈從天花板垂下,牆面裝飾以花籃與花的浮雕。

莫斯科每個地鐵站都有主題,阿爾巴特站裝飾高貴典雅,充滿皇家風格的吊燈令遊客恍若進入宮殿。

接著再次往下一個地鐵站--革命廣場。本團唯一的蜜月新郎在俄羅斯美女旁顯得有些害羞不自在!

革命廣場是來莫斯科必參觀的地鐵站,因為紅場與克里姆林宮就在此站附近。站廳拱柱基座採深黑色大理石,裝飾搭配以暗紅色大理石,灰黑相間的地板,整體氣氛營造顯得莊嚴肅穆。

站內的雕塑是以十月革命勝利和蘇聯紅軍反法西斯戰爭為主題。衝鋒陷陣的蘇聯紅軍、站崗值勤的哨兵,一個個鮮活的面孔讓人陷入激情澎湃歷史年代。

革命廣場站在1938年落成。起初開站的時候總共有80座雕像,但是在1947年之後撤掉4個雕像,剩下76座雕像。全部的雕像共有20種不同的人物。其中以上圖的公雞和下圖的狗狗最受歡迎。

 俄羅斯人相信摸雕像的狗嘴可以帶來好運,摸公雞可以帶來財富。難怪這狗嘴被遊客摸得閃閃發亮。老婆,記得洗手喔!

接著我們前往此行地鐵體驗的最後一個站--斯摩棱斯克站(俄語:Смоленская)。

斯摩棱斯克站開通於1953年,以取代舊的同名車站。斯摩棱斯克站是阿爾巴特-波克羅夫卡線的車站。車站使用了灰色大理石和白色瓷磚的裝飾。

大廳一端的牆上有一幅題名為“保衛祖國”的浮雕。

在2003年勝利公園站開通之前,斯摩棱斯克站是莫斯科地鐵最深的車站。所以出站我們得搭又長又陡的電扶梯才能回到地面。



電扶梯盡頭出閘口的圓頂裝飾,有題名為“俄國武裝力量的光榮”的馬賽克畫和“勝利勳章”的邊飾。

穹頂正中央是蘇聯時代的國徽標誌。

斯模稜斯克地鐵站出來後,我們先在這個史達林七姊妹的外交部附近集合,準備待會去逛鼎鼎有名的阿爾巴特大街。

阿爾巴特大街(或稱阿爾巴特藝術街,Arbat Street),全長約1公里左右,源起於15世紀時,在18世紀拿破崙入侵時,曾經放火燒毀這附近,之後在經過重建後,現在算是莫斯科市中最老的街道之一。

走進去街上,就是開始自由逛街的行程了。街上兩旁都是各種的文創紀念品賣店,逛了幾間導遊介紹的店家,好像也沒有比較便宜。俄羅斯娃娃、精緻的碗墊都沒買到,最後只買了個馬克杯當作紀念。




之後我們來到莫斯科城南邊的麻雀山。巍峨挺立在山丘上的就是史達林建築風格七姐妹之一的莫斯科大學主樓。當時它也是歐洲最高的建築,其中心塔高240米,共36層,周圍有四個翼。

莫斯科國立大學是俄羅斯最大和歷史最悠久的大學,於1755年女沙皇伊莉莎白下令建校。目前也是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學,出過3個諾貝爾獎得主。


莫斯科大學前方的大學廣場是鳥瞰莫斯科城的最佳觀景平台,觀景台右側的是冬天時滑雪台。


隔著蜿蜒的莫斯科河,城市的現代摩天大樓和下方密密麻麻的水泥建築都在底下一覽無遺。


因為距午餐時間還充裕,導遊帶我們額外跑行程上沒有的景點,感恩啊!沿莫斯科河岸到運河交會處,我們看到了這座高達56公尺的巨大彼得大帝雕像,揮舞著紙卷軸象徵她擴張領土、建設都市的雄心壯志。


莫斯科河上也看見遊船,旁邊紅色建築就是俄羅斯最有名的紅色十月巧克力工廠。


紅色十月巧克力就是這個包裝有超大俄羅斯娃娃的品牌啦!這次老婆也採購了不少當作伴手禮,不過我覺得好甜喔!


額外的景點就是這救世主基督大教堂。教堂是拿破崙戰爭後,在1812年12月25日由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下令修建的,其目的是為了感謝救世主基督,並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俄羅斯人民。始建於1837年,至1860年基本完工。內部裝飾和壁畫又花費了約20年的時間。1883年5月26日,在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加冕的同一天教座堂正式竣工,成為俄羅斯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之一,並成為俄羅斯牧首的主教座堂。


十月革命後,俄羅斯東正教會遭到迫害,教堂關閉並停止一切宗教活動。1931年,史達林決定修建龐大的蘇維埃宮成為世界首都,乃炸毀教堂。但施工過程頻頻遭遇困難,「史達林因破壞教堂遭詛咒不得實現計畫」的謠傳在民間散佈,最後不得不放棄。1990原址重建,新救世主基督大教堂於2000年8月19日竣工,重現19世紀的光輝。


在救世主教堂斜對面的是普希金美術館,是俄羅斯收藏外國美術作品居第二位,僅次於冬宮的博物館。該博物館的名稱有誤導之嫌,因為它和著名的俄羅斯詩人普希金沒有任何關係。


普希金美術館從外觀到內部設計,都是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貫穿,除了神殿般的廊柱、三角形山牆之外,還有許多雕像陳列點綴。

普希金美術館對面的Glazunov Gallery格拉祖諾夫藝廊,專門收藏Glazunov這位俄國寫實主義畫家的作品。他是俄羅斯最受歡迎的在世藝術家,也是修復救世主基督大教堂背後主要的倡議者。附近還有兩間私人美術館,所以此區是名符其實的「美術特區」。


救世主教堂是我們在莫斯科的最後一個景點。離開後我們直奔此次歐遊最豪華的餐廳--杜蘭朵Turandot用午餐。餐廳外有保全接待,外觀不甚起眼,內部卻是極度奢華。


迎面是一座長方形的義大利風格的庭園,數根大理石廊柱聳立於左右兩方,在玻璃天花板透光的照耀下,顯得明亮幽靜。


對面牆前豎立三尊古希臘神的雕像,牆面的彫刻金碧輝煌,處處散發著一股浪漫的情調。


這是耗資上千萬盧布,歷時14個月,以純手工打造雕梁畫棟的巴洛克藝術空間。


來自歐洲各國特製的餐具家飾、骨董精品與古典的鏡廊壁爐,仿造18世紀歐洲宮廷概念設計的杜蘭朵餐廳,堪稱是莫斯科最豪奢且貴氣逼人的頂級餐廳。


依著紅地毯走上二樓,是一座宮廷式自助式餐廳,中央鑿空成圓環狀,潔白的水晶吊燈由天花板垂落,從穹頂到牆面佈滿雕金鏤玉的藝術,鍍金閃亮,奪目耀眼,金碧輝煌。


在這充滿浪漫氣息的宮廷裡用餐,配合著昏黃幽暗的燈光,整個氣氛讓我以為在度蜜月哩!





杜蘭朵燈光美,氣氛佳,吃什麼好像已經不重要了。不過我還是要說,他的餐點口味的確是不錯。


品味了浪漫的波蘭、波羅的海三小國及俄羅斯的五國東歐之旅,整理行囊,帶著滿滿的回憶,我期待下一次的歐洲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