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冬宮的快艇碼頭上船後,約40分鐘的航程就可直達位於芬蘭灣口的夏宮下花園。1709年彼得大帝對瑞典的戰爭勝利之後,他決定建造一座龐大的宮殿來犒賞自己,並炫耀戰爭的成果,造就了現在這座壯觀的花園宮殿。
接著步出碼頭步行前往彼得夏宮。從1714到1723年之間,彼得大帝徵調了超過5000個勞工、軍人來施工,加上建築師、水利工程師、花園造景設計師等協力合作,打造了這座有「俄羅斯凡爾賽宮」美譽之稱的夏宮。
我們10點多抵達的時候,還沒有噴泉可以看,因為它在每天上午11點才會開始運作噴水。
上花園為英式庭園設計,英式花園走的風格注重精緻典雅,花園主要組成為雕像、園林和水池。
此外,在英式花園的設計中常會有實用或小型園林及綠色圍籬。而俄羅斯這個戰鬥民族更是喜歡以大取勝,連樹木的修剪都要做到整齊劃一,筆直的好像拉線在修剪一般。
下花園則是面海的園區,居高臨下,噴泉、雕像、花園、草皮和造型圖案,視野可以展望到芬蘭灣,睥睨天下,不愧是帝王級的規格。
夏天真的是旅遊旺季,加上這兩年俄羅斯盧布大貶,我們所到之處,每個景點都是人山人海。當地導遊很聰明,與其大家都在此排隊浪費時間,她將我們分成1/2,只要留一半的人排隊,另外一半的人可以先去上花園拍照,然後再輪流,這樣等我們要參觀時,上花園也已經大致逛過了。
除了剛才上面幾張上花園的照片外,這座醒目的海神噴泉(The Neptune Fountain)尤為吸引人。海神頭戴王冠,手持三叉戟,腳下有騎著戰馬的女神及跨坐海龍的邱比特,呈現熱鬧繽紛的視覺效果。
上花園的另一個焦點是The Oak Fountain橡樹噴泉。因最初立有Rastrelli以鉛灌製的橡樹雕塑而得名。1929年,改立義大利雕刻家Rossi所做的邱比特裸身雕像。
噴泉廣場The Fountains of the Square Pools。位在上花園的幾處大池,最初是供應階梯瀑布噴泉的蓄水池,1773年,為增美觀在池中建立了立有雕像的平台。
排了40分鐘後,我們才得以進場。為了保護宮殿內的木質地板,必須套了鞋套才能進場。俄羅斯的宮殿幾乎都是金碧輝煌,貴氣逼人,很可惜夏宮室內不准拍照,我只能上網抓幾張照片或明信片來呈現了。
不過夏宮的主要參觀重點不在室內而在戶外,室內的裝飾與收藏則看凱薩琳宮或下午去的冬宮比較有看頭。
參觀完宮內出來下花園,噴泉已經啟動了。下花園在大宫殿前是被稱作大瀑布的噴泉群。泉水沿著階梯流下,再繼續流向幾百公尺外的芬蘭灣。光是這樣的視野與景觀,就可以感受的出彼得大帝的雄才大略,他的氣勢無與倫比。
階梯噴泉兩旁都是神話故事中的人物雕塑,貼上金色的外貌,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
大瀑布分左右兩邊,從七層台階上奔流而下。據統計有 37 座金色塑像、 29 座淺浮雕、 150 個小雕像、 64 個小噴泉及兩座階梯瀑布。
參孫噴泉The Samson Fountain。是所有雕塑中名氣最大的,豎立在水池中央。參孫是舊約中記載的屠獅大力士,獅子口被參孫粗壯的雙手掰開, 湍激的水柱從獅子口中噴湧而出,氣勢磅礡,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豪情。
河两岸有 32個大理石石盤,整齊排列往芬蘭灣延伸出去,喷泉從盤中飛噴而出。這景象跟早上初到入口時沒有噴泉的氣勢完全不同,噴泉效果讓夏宮更有氣勢和生命力。
彼得夏宮之噴泉花園, 所有噴泉設施皆是利用自然的水利工程原理,以高低落差的水利動力來完成,沒有用到電力,既先進又環保。整個花園就像是一座雕塑和噴泉的室外展覽館。是我見過並最為欣賞的戶外造景庭園,真是太漂亮了。
在階梯瀑布下端的左右兩側設有兩座大圓池,分別由義大利Barratin兄弟及法國Sualem所造,所以上圖東池又名法國噴泉;下圖的西池別名義大利噴泉。
立在河道兩側的白色大理石的浮羅尼金柱廊The Voronikhin Colonnades。兩邊蓋有一棟覆金圓頂的小閣樓,最初是以木、磚砌成,1853-54年才改以大理石整修柱廊,並以威尼斯馬賽克鋪設地板。
今天的午餐地點比較特別,是在維京戰船餐廳享用俄式風味4道式。
戰船餐廳十分特殊,內裝豪華,用餐價格也不低,只是西式的吃法總是比較耗時,且送餐的速度實在很慢,有人甜點都吃完了,有人的主菜還沒上呢,對於俄羅斯上菜的速度和服務品質,我實在不太能接受。
下午的重頭戲就是參觀冬宮(Winter Palace)。現在它正式的名稱是國家隱士廬博物館(State Hermitage Museum)。原為俄國沙皇皇宮,10月革命後向一般民眾開放。
冬宮其實是個建築群,我們目前所見面積廣闊的「隱士廬博物館」正是由「冬宮」、「小隱士廬」、「大隱士廬」、「新隱士廬」以及「隱士廬劇場」五座建築所組成。除了建築本身是巴洛克式的傑出典範,質量驚人的藝術收藏品,使它與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以及巴黎的「羅浮宮」列為世界四大博物館。
冬宮前的廣場,位居彼得堡城市的樞紐心臟,也是10月革命發生地,俄羅斯在此建立了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度。
廣場的氣魄和規模令人吃驚,它的全部建築雖然是在不同時代、不同建築師用不同風格建造的,但是整體的感覺和調性卻非常的和諧一致。
廣場的中心是亞歷山大之柱,以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命名,是為了紀念打敗拿破崙而豎立。柱的頂尖上是ㄧ個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雙腳踩著一條蛇,是戰勝敵人的象徵。這座高47.5米重約600噸的紅色花崗岩石柱,不用任何支撐,只靠其重量屹立在基石上。
冬宮對面的這弧形建築是政府大樓,原為俄國軍隊的總參謀部。其中心為雙重凱旋門,屋頂上方冠以羅馬戰車雕塑,同樣是為了紀念拿破崙戰爭的勝利。
準備進入博物館參觀。冬宮在1754年由伊莉莎白女皇開始建造;到了凱薩琳大帝在位期間,於1764年接受了柏林的富商戈茲克斯基(Gotzkowski)送給她的225件歐洲名畫後,就決定在「冬宮」旁邊建造一座屬於她的收藏庫,專門收藏她的名畫、珍寶與瓷器等,於是建造了「小隱士廬」。接著,先後又於1771年至1787年間建造了「大隱士廬」以及「隱士廬劇場」,用以收藏她多年所累積的藝術品。1825年,尼古拉一世上任後,也為了收納更多的藝術品,又增建了「新隱士廬」。博物館目前總計約有300萬件藝術品。
整個博物館共分三層,以阿拉伯數字編號分成400個房間,幾個相連數字間為一個特定主題的展品。以短短一兩小時的參觀行程,只能說走馬看花,抓重點看,我都先拍照再聽解說。
前面提過,俄羅斯的宮殿特色就是金碧輝煌,不管室內室外,喜歡用金箔來顯示尊貴與大氣。這間是編號195的徽章大廳The Armorial Hall,是用來展示或舉辦正式會議典禮的地方。
徽章廳內的戰士盔甲雕塑。
徽章廳內牆上浮雕。
徽章廳內展示的大幅畫作。
197廳的1812戰爭畫廊,在這個狹長的牆上懸掛一幅又一幅排列整齊有序的肖像畫,全是著軍裝的軍人,共有332幅畫都是1812打敗拿破崙戰爭的有功將領。
隔壁就是編號198的聖喬治廳St. George's Hall。此廳氣派宏偉,是昔日舉行官方儀式和招待會場所。四周環列大理石柱,由10多種木材組成美麗花紋的鑲木地板,天花板懸吊數盞大型銅製吊燈。
此廳又名王座廳The Throne Room,因為最前方是皇帝的寶座講台,寶座後面牆上有俄羅斯國徽雙頭鷹標誌和聖喬治屠龍的徽章。
204閣樓廳The Pavilion Hall,有著令人驚艷屏息的室內裝潢,1858年改建,以白色大理石和黃金取代了凱薩琳大帝原有的裝潢,配上28盞水晶吊燈。地板上繁複的馬賽克式圖案是複製自羅馬浴池。
大廳北側的孔雀鐘,由英國鐘表師James Cox設計,上面有孔雀、公雞、貓頭鷹和松鼠,報時的時候,會傳出悅耳的音樂聲,且孔雀會開屏,公雞會啼叫,就像座機械玩具,令人稱奇。
廳內尚有一張以馬賽克呈現四季圖案的桌子,是19世紀後期的義大利工藝作品,手法細緻令人驚嘆。
206議會階梯間The Council Staircase,在舊隱士廬二樓樓梯間,這種綠色礦石叫做孔雀石,不細看會以為這Malachite Vase花瓶是以一大塊孔雀石雕刻出來,事實上這是以俄羅斯鑲崁技術拼接而成。
207第一接待廳The First Reception Room。此廳展示13-15世紀義大利的作品。
這幅為十四世紀來自義大利中部城市Siena畫家的作品,『寶座上的聖母與子』(Madonna and child enthroned)。
聖母與聖子和兩天使Madonna with Child and Two Angels,也是來自 Siena城市的畫家 Paolo di Giovanni Fei (1345-1411)作品。
這時期的畫作或藝術雕塑,大量採用聖經上的故事人物為主角。
214展覽室。 1858年施那肯施耐德(Andrei Stakenschneider)在整修時採用淡色鍍金為主的基調,再以多彩的圓柱點綴。天花板及門上的繪畫為後來所添加。此展覽室以達文西的作品出名所以又稱為達文西室(The Leonardo da Vinci Room)。
彼得堡也有蒙娜麗莎的微笑,有像嗎? Nude Woman裸女,這是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在學校時的習作。義大利的達文西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他不僅是文藝復興時期出類拔萃的藝術家,更是一位全方位的博學家,他在每一個研究領域均有重大貢獻。沒有去巴黎看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早期作品是否有些神韻?
這幅懺悔的瑪德蓮娜 The Repentant Magdalene,是北義大利的畫家 Giampietrino, Giovanni Pietro Rizzoli (1495-1549)作品。Mary Magdalene在《新約聖經》中,被描寫為替耶穌吻拭腳的懺悔者,並蒙耶穌赦免罪愆,最終清修成道封聖。但歷史上,對於瑪德蓮娜的真實性和她的事跡,一如稗官野史般有著爭論。撇開史實真假,以藝術欣賞角度看,這幅畫還真的是很漂亮,散發出Mary Magdalene的美和神韻,我很喜歡。
聖賽巴斯汀 St.Sebastian是義大利畫家 Bernardino Luini(1480-1532)作品。賽巴斯汀是羅馬帝國軍人,當時羅馬政府禁止基督教,軍人職責必須逮捕虐殺基督徒。因賽巴斯汀偷偷釋放了一些基督徒,背叛政府命令。消息傳出,他因此被逮捕,剝去衣服,赤身裸體,綁在柱上,讓他屬下百名士兵,一人一箭,酷刑施虐,將他射死。他以肉身承當一支一支箭的方式供養救贖了眾生而封聖。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代,他被藝術家一再重複製作成畫像雕塑,成為歐洲藝術裡最大的「聖像學」。
拔施巴沐浴Bathsheba in the Bath。Bathsheba是聖經故事,以色列最偉大君王--大衛王,為了愛有夫之婦Bathsheba,拋棄了神與良知並設計殺死Bathsheba的丈夫忠臣Uriah,以為自己的智慧可以瞞過所有人的眼睛。但是上帝却知道,為了點醒他,將死降臨在他與Bathsheba的兒子身上,大衛王終於清醒。所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做了壞事,遲早也會受到報應的。
The Luncheon午餐,西班牙畫家維拉斯奎茲 Velazquez Diego 1617年份的作品。
229的義大利琺瑯陶瓷室The Majolica Room。內部裝潢是以文藝復興藝術風格,展示15-16世紀的藝術品。
海豚上的男孩Boy on a Dolphin。義大利雕塑家 Lorenzo Lorenzetto(1490-1541)作品。將男孩與海豚親密融合的關係呈現的淋漓盡致。
Vase of Badakhshan巴達克山天青石花瓶,19世紀中的作品。光底座就有一個人高,氣勢宏偉。
1635年作品,亞伯拉罕的獻祭Abraham's Sacrifice。源自聖經故事,上帝為了試驗亞伯拉罕,要他帶獨子到山上,把他獻為燔祭,在最後一刻終於被上帝的使者阻止。
浪子回頭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也是聖經故事,半瞎、面露慈憐的父親,伸出手溫柔地擁著歷盡滄桑、衣衫襤褸的小兒子。而一旁站著的是雙手交叉胸前、神色凝重不悅的大兒子。這幅畫是林布蘭最後的作品。
128廳克雷萬花瓶大廳。本廳主角當然是這個大花瓶,用一整塊烏拉爾碧玉打磨而成,重達19噸、高2.5米、長寬直徑分別為4.5米和3米,可說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瓶,更是俄羅斯裝飾藝術品中的無價之寶。
最後回到一樓,珍藏東西方的古代文物。和許多聲名顯赫的繪畫作品相比較,此區常會被一般走馬看花的觀光團客略過。
一樓的89-91及100廳珍藏著俄國考古學家發掘的古埃及和西亞的文物,如石棺、木乃伊、浮雕,以及巴比倫、亞述、土耳其等地區的文物。
當然,要在短短1、2小時內看完所有典藏是不可能的,還有很多曠世奇珍作品未能一一親睹,希望將來還有機會能看到其他作品。
出了冬宮博物館後,我們來到今天最後一個景點:Kazansky Sobor喀山大教堂。由俄羅斯建築師沃羅尼欣設計,於1801年開始興建,以古羅馬梵諦岡的聖彼得教堂為範本而設計,花了10年才建造完成。
由於教堂的正門面向北方,側面面臨涅瓦大街很不美觀。所以,在教堂東面豎立94根科尼斯式半圓型長柱,長廊使喀山教堂變成典型的俄式教堂。
在圓弧圍著的廣場上,立著兩座擊退拿破崙大軍的英雄雕像,分別是庫圖佐夫元帥和狄托里,前者還成為托爾斯泰小說「戰爭與和平」中的英雄人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