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

1050721波波俄Day5比亞維斯托克_立陶宛特拉凱公園_首都維爾紐斯巡禮

昨天傍晚抵達波蘭東北部最大城比亞維斯托克Bialystok,接近白俄羅斯邊界,因此在此城市也形成了一個白俄羅斯少數民族居住區,人口約30萬人。Bialystok擁有多所聞名歐洲大學,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比亞韋斯托克醫科大學。 比亞韋斯托克是連接華沙和立陶宛的交通樞紐城市。(來源:維基百科)


昨晚居住的Golebiewski Hotel in Bialystok,就位在市區旁邊,對面還有間超市,交通、生活都很便利。


晚上從飯店居高臨下,拍攝這充滿白俄羅斯風情的美麗小鎮,夕陽、彩霞及教堂尖塔將古城妝點的更有詩情畫意!


因為旅行社並沒有安排這個小鎮的參觀行程,所以我決定早上自己晨跑來逛逛這美麗的城市。飯店旁隔條街就可以來到這布蘭尼奇宮殿Branicki Palace。此為宮殿前的牌樓入口。


走過牌樓就是大片的綠色草地,兩邊有著對稱的噴泉水池,感受到宮殿所散發出來的莊嚴與溫馨。


宮殿前門一邊門柱上的雕塑,像是這座宮殿的守護者,作品有巴洛克式的藝術味道。


走過前門後就進入到宮殿前的廣場。二次大戰期間宮殿也遭受到嚴重轟炸而破壞。重建之後,目前成為Bialystok醫學大學主建築。


因為宮殿尚未開放,只能在它外面門廊參觀,拍拍雕像。


從宮殿側門走出就看見聖母升天聖安德肋聖殿總主教座堂Cathedral Basilica of the Assumption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這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宗座聖殿、天主教瓦爾米亞總教區的總主教座堂。 教堂建於在1329年至1388年,是一座哥德式的磚砌教堂,內部有眾多的巴洛克風格的祭壇。


教堂旁邊的人行道開始就進入了舊城區。


再往前即可看到廣場中央的圓形噴泉及市政廳,建於18世紀,20世紀初遭共產黨毀壞,這是按照原來的樣式所重建,目前是Muzeum Podlaskie博物館。


這個地方太漂亮了。廣場兩側排滿了露天咖啡座,腦中浮現白天熱鬧的景象,一群人悠閒在此喝著啤酒,看著廣場上的表演。


一大早廣場上沒有人,只有幾隻鴿子。這麼一個讓人感覺可以很悠閒、輕鬆、購物及逛街的好地方,真的建議旅行社可以安排此地參觀行程。


 聖尼古拉斯教堂St. Nicholas Orthodox Church/The Cathedral of St. Nicholas the Wonderworker Archbishop of Myria in Lycia,是東正教在Bialystok和格但斯克教區的主教堂,室內為拜占庭式的裝飾,非常華麗多彩。全世界有許多教堂是以聖尼古拉的名字命名的,字面意思為“人民的勝利”,是基督教聖徒之一。


商店街前的一個有趣的雕塑。


在舊城盡頭可以看到此高聳尖塔的Church of Chist the King and St. Roch教堂,建於1927-46是把現代主義應用於教堂設計的一個典範。
離開舊市區,我決定逆時針方向繞一圈回飯店。沿途住宅區景觀也不錯,將市容整理的很乾淨。


天光漸漸亮了,道路旁的行人及自行車道相當寬敞,跑起來很舒服。


路旁依然不時可以見到造型美麗的教堂。


這個小鎮的特色是,市區主要交通非電車,而是低底盤的雙節公車,所以主要道路上看不到縱橫交錯的電纜線,市容顯得比較清爽。


繞回飯店附近時又回到了宮殿,這次進到後方的園區,是個仿法國凡爾賽宮的建築。


在歐洲的宮殿,大概前庭都是以廣場或噴泉草皮為主,後院則是以巴洛克式風格的花園造型,種植很多漂亮的花及曲徑庭園設計。


即使是花園旁的涼亭,也建築的美輪美奐。


宮殿旁的公園連水溝都整理得很乾淨,水質清澈。


同團團員都說我來歐洲最超值,花同樣的價錢,可是多跑多看這麼多地方。是啊!我雖跟團,但還是有些自由行的精神與行動力喔!


今天早上將結束在波蘭的行程,拉車到立陶宛。從比亞維斯托克到立陶宛的特拉凱公園還要275公里呢!


因為波蘭和波羅地海3小國皆為申根公約會員國,所以兩國邊界不需要簽證或檢查。因此,可以一路開過邊界。這裡就是兩國的邊界了。而如果沒有注意,往往開過了邊界都還不知道呢!


過了邊界,正式進入立陶宛的國境。立陶宛是一個歷史古國,與俄羅斯一直在北歐及東歐爭雄。昔日曾經與波蘭合邦為波蘭立陶宛聯邦,後來成為沙俄附庸國並最終遭吞併。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獨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史達林領導下的蘇聯吞併,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脫離蘇聯再次獨立。首都維爾紐斯,國土6萬5千平方公里,人口約300萬,人均GDP約1萬5千美元,官方語言為立陶宛語,目前為歐盟及使用歐元。(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拉了1個早上的車,超過12點才到特拉凱公園,並先在這家餐廳用餐。老婆很想吃立陶宛的水餃,可惜我們中餐還是吃魚排的西餐。


同團中的三口組及其他團員也對這Kibinai水餃很有興趣,就自費點來吃。我們也有幸得以一飽口福。


這長得像大水餃的Kibinai,其實該是肉餡餅,是凱萊特(Karaites)人移居時傳入,在特拉凱受到廣大歡迎後成為立陶宛著名的傳統美食之一原始餡料口味混合了羊肉跟洋蔥,現在則有雞肉、洋菇等各種口味可供品嚐。


特拉凱國家公園共有32個湖泊,冰河時期便已形成,擁有豐富歷史及自然風光,所以立陶宛政府於1991年畫為歷史國家公園。


當然最著名的就是這座水上古堡。中世紀14、15世紀時蓋迪米納斯(Gediminas)公爵在此蓋了城堡,以抵抗條頓十字軍逼迫他們改變信仰。


城堡建立在Galve湖上,位於特拉凱國家公園的北端,由兩座人行木橋連接湖中城堡和湖岸之間。


雄偉的哥德式紅磚城堡屹立在湖中,是東歐地區唯一的水上城堡,也是特拉凱公園內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



1655年的俄羅斯、瑞典戰爭期間,城堡幾乎被摧毀,只留下部分城塔和城牆。1962年古城堡重建成為一座歷史博物館。


這是我們在此城堡的導遊,長得小巧甜美,口條清楚,英語發音也正確。


進入城堡後,就是一個小型廣場。廣場中擺有虎頭鍘、囚籠等監獄刑具。原來城堡一開始是作為防禦之用,1410年的Grunwald戰役之後,防禦性功能喪失,就改成大公爵官邸。1430年大公爵Vytautas在城堡中過世後,島嶼城堡一度成為監獄,17世紀後,城堡就完全被遺棄了。


古堡內皇宮呈口字型中庭圍牆建築,一共有三層樓高,每層多有三~四個進出口,及不同的小展廳。木造棧道及樓梯繞著磚牆興建、沿著棧道及樓梯上下穿梭在眾多的廳室參觀,體力不好的老人家,很多選擇在一樓拍照等候。
展廳內天花板的哥德式建築風格很特殊,由屋頂中央向四方牆壁延展而下的造型,像是可以一片一片掰開的柑橘,在這次三小國的行程中常常可以看得到。


目前皇宮內規劃為博物館,展示著立陶宛自古以來的歷史文物、皇宮用品等,藉由這些展示的文物能夠對於城堡及立陶宛這個國家有更深入的了解。


早期居民的穿著服裝。


當時所使用的餐具器皿。


因為建造之初是為了防禦之用,所以還有護城河的設計。總的來看,雖然無論是面積或內部裝潢華麗程度都無法與歐洲其他城堡相比擬,規模小巧,保存的卻相當完整,維護的也很好,還算是一個值得一看的中古世紀遺跡。




回到鎮上,特地又去拍非常特殊的凱萊特民宅。土耳其裔的凱萊特 Karaites(又稱卡萊姆Karaimu)人,本來是居住在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土民族,14世紀末期被立陶宛公爵Vytautas征服後帶回383戶家庭,並安置在Trakai這個地區。在數百年的歷史變遷中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及宗教傳統。整條Karaimu路上都是一層樓的木屋背對著馬路,同時開著三扇窗戶,一扇獻給上帝,一扇獻給自己,另一扇窗則是給大公爵Vytautas.


接著來到了首都維爾紐斯的大教堂廣場,展開市區的參觀行程。維爾紐斯保留了大量而繁複的哥德式、文藝復興、巴洛克和古典主義的建築,以及中世紀的城市規劃和布局。1997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被認為是歐洲最大的巴洛克式舊城。


廣場上有兩塊意義非凡的地磚。1989年波羅地海三小國人民共有200萬人站出來,手牽手拉成一條人龍,從維爾紐斯經過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到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抗議蘇聯佔領並爭取獨立,而起點就是從第塊地磚開始。阿扁尋求連任時發起的牽手護台灣,是從這裡獲得的啟發嗎?


這塊標示著stebuklas(奇蹟)字樣的地磚,據說只要腳踩著地磚360度轉一圈,願望就能實現喔!


這座大教堂是主教座堂。早在立陶宛信仰基督教之前,這裡是供俸雷神Perkunas的神殿;基督教傳入後,14世紀第一座木教堂在此建立;15世紀Vytautas大公爵下令建造一座哥德式教堂取而代之;現在所看到的新古典主義外型,則是在1783到1801之間完成的。


教堂立面山牆上立著的三尊雕像:聖海倫、聖史塔尼斯拉夫和聖卡錫米爾。原本是木雕,1950年毀於史達林,把教堂改作畫廊。1989年才回復它教堂地位,三尊雕像為1993年重雕的複製品。立面是六根多立克柱式門廊,教堂左前方有座57公尺高的鐘樓(見前第一張教堂圖)。


廣場右方有座雕像,是蓋迪米納斯大公爵的戰馬和他鐵甲執劍守護立陶宛的英姿。


導遊特別指到遠方山丘上的三個白色的十字架,傳說立陶宛在14世紀未信奉天主教之前,有7名方濟各會修道士來到維爾紐斯,卻被信仰異教的當地居民拷打致死。小教堂就建在修道士死難的地點,後來又建起了十字架。蘇聯佔領期間遭炸毀,直到1989年立陶宛獨立前,十字架才又重新被架起。


教堂內巴洛克式的圓頂及高聳的梁柱,禮拜堂內也沒有禁止拍照。


導遊接著帶領我們往維爾紐斯大學方向前進。在大學旁邊可以看到這座總統府。它的前身是主教宮殿,1812拿破崙攻打莫斯科時,曾在此做為前進指揮所。但當他兵敗回巴黎時,俄軍指揮官也以此為基地。聽導遊說,目前立陶宛總統跟台灣一樣也是位女性,且是維爾紐斯大學畢業的,導遊也算是總統的學妹,與有榮焉。


參觀大學還得買票喔!台灣的大學若也要花錢買票參觀,可能會沒人要進去吧。但維爾紐斯大學1579就成立,又有豐富歷史建築,才敢賣票吧!


這是1387年比大學還早就已經存在的聖約翰教堂,旁邊63公尺高的17世紀鐘塔,至今仍是舊城最高的建築。


進入教堂後,挑高的禮拜堂很像剛剛參觀的大主教堂。


教堂最早建於1386年,當時是哥德式的建築,在1737年及1749年經歷兩次大火之後,重建後的教堂改成了巴洛克風格。教堂內部的華麗裝飾就是典型的巴洛克式風,各種精美的雕刻讓人目不暇給。


這個告解台是信徒向神職人員傾訴內心苦悶的地方,隔個們讓人可以卸下心防,毫無顧忌、保留的可以暢所欲言。


維爾紐斯大學是東歐地區最古老的大學之一,長期以來,始終都扮演立陶宛最高學府的角色,很多知名的科學家、詩人、文學家都出身自維爾紐斯大學。這就是大學的天文台觀測大樓。



整個維爾紐斯大學校園本身就是一個建築博物館,除了聖約翰教堂這樣的巴洛克建築外,還有哥特式、文藝復興式、以及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值得細細欣賞。


維爾紐斯不愧是巴洛克之都,到處都是美麗的教堂。步出大學往聖安納教堂路上就可見到聖米迦勒教堂(立陶宛語:Šv. Mykolo bažnyčia),曾經是羅馬天主教的教堂,現在則是一座博物館。


聖安娜教堂是一座建於15世紀的紅磚哥德式教堂,據說因為太漂亮了,當年拿破崙看到她時曾說要把她放在手掌心帶回巴黎。為了打造出千變萬化的尖塔和裝飾,它所用的紅磚就有33種顏色變化,在夕陽下發出眩目的光彩。


它的後方還有一個西妥會教堂和修道院,一起組成了大型的紅磚建築群。17、18世紀重修時,又添加了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式建築元素,和原本的哥德式風格大異其趣。


舊城區有一條小小的街道,牆壁上佈滿了各式各樣多元的文學創作,有畫作、詩篇、彩繪瓷磚等,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學之道。


這是2008年一群藝術家為了紀念Adomas Mickevičius這位詩人曾經住在這條街上,便在這條街上擺放文學藝術品,並將這條街設置成永久性的戶外藝廊。


在市政廣場邊的聖尼古拉東正教堂,教堂在1740年曾被大火摧毀,之後重建為巴洛克風格建築。二戰結束之後,教堂曾一度關閉。1947年,教堂重新開放。


這是市政廳廣場,前方有噴泉池,始建於15世紀,目前古典主義形式的建築約建於18世紀末,現在是遊客中心所在地。


廣場旁還有一座聖卡錫米爾教堂(St. Casimir Church),它以聖徒卡錫米爾的名字命名,建於17世紀初,這是維爾紐斯第一座由耶穌會修建的巴洛克式教堂


從市政廳往南走就是黎明之門街的奧許洛斯瓦圖街,為經典觀光路線,除了教堂還是教堂,呵呵!這是一座洛可可式的拱門,建於 1748年由JK Glaubitz所設計,拱門的裝飾是用來描繪三位一體的組成,拱門進入就是聖三一教堂。


再往前走就可見到這個聖特蕾莎教堂​​(Sv Tereses baznycia),它也是建於17世紀的巴洛克式教堂,由義大利建築師設計,並採用瑞典的花崗岩與大理石建造完成。這是一支很古老的隱世苦修的教派,具聞在台灣也有兩個屬於這個教派的修行處所。


這個大門有洋蔥頭造型,一看便知是東正教的。它是聖靈教堂(Sventosios Dvasios cerkve),位置在聖泰瑞莎教堂的左邊,是一座洛可可式(rococo style)建築,它歷史可追溯到1567年,當時也只有木造的建築,1638年改為磚造,1749到1753年再度進行整體的重建,除了1873年內部略作修復之外,其外觀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一直維持在1753年的容貌。


這座16世紀的城門,是維爾紐斯原本9座城門中僅存的一座。


城門上頭有一座聖母瑪麗亞禮拜堂,裡面的一尊黑面聖母,被視為神蹟,所以每天都有很多朝聖者前來,向聖母尋求心靈的慰藉。


穿過黎明之門的城門後,就是城外了!


最後搭車來到今天參觀行程中的最後一座教堂--聖彼得與聖保羅教堂,這座磚造教堂建於1667到1676年之間,當時是為了慶祝維爾紐斯從俄羅斯人手中解放出來,由立陶宛貴族Mykolas Kazimieras所籌建。



最後,晚餐我們享受義大利沙拉前菜+立陶宛式馬鈴薯肉丸主菜。我們很多女團員光吃義大利前菜或一個肉丸就飽了,吃了幾天的波蘭餐,我發現每餐的份量都很多,難怪他們都長得人高馬大,食量驚人呀!


晚上就住宿在Vilnius的Radisson Blu Lietuva Hotel。我們這次住宿的大多都是Radisson Blu的連鎖飯店,屬於美國的Carlson集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