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

1060821雪山行之D2聖稜線與主峰--第12個百岳

日期:1060821  圖解:回望北稜角的聖稜線
攀登百岳:主峰(排名5高3886公尺,玉山群峰外第二高峰)
行程:山屋→2.3K到凱蘭特崑山→1.5K到北稜角→0.5K到主峰→0.9k到圈谷→2K到黑森林→0.7K至水源三叉路→0.3K至369山屋→7K到登山口  總距離15.2公里  時間:共8小時


晚上在將近3600公尺高的山屋裡,溫度當然很低,所以昨晚在山屋7點不到就鑽進睡袋入睡了。凌晨3點多,李大哥和蔡大哥兩位山友就悉悉酥酥起床準備早餐。他們的登山哲學是,爬山已經很辛苦了,所以三餐一定要吃得好。而且,高山上低溫,所以早上一定要煮熱食,讓身體暖起來。我也很幸福的跟著搭他們的伙食,享受豐富又熱騰騰的早餐。5:30太陽出來後就從山屋出發了!


今天早上的天氣還算不錯,兩位登山前輩又幫我替前方的中央尖等群山點名,受益匪淺。兩位前輩不愧是完登百岳的賢拜,雖然分別是43及50年次,年紀都比我大,但是背起20多公斤的重裝,爬起山來都輕鬆自若,尤其爬坡時,我都自嘆弗如,高手不但在民間,還在高山上啊!


在聖稜線上,聽著兩位前輩解說與分享登山經驗,真的是獲益良多。山屋到聖稜線1.9K處的水源三叉路口有2.1K長,不到2小時就抵達。他們沿昨天水源路回369山莊,我則要往雪山主峰。所以我們在此分手,並相約他日在高山上的某個地方再相見!


7:30登頂凱蘭特崑山,海拔3731公尺, 有不鏽鋼基座,但沒有三角點,聖稜線第三高峰。凱蘭特崑山自北稜角至北峰間,其稜脈寬闊,高度相若,無顯著之起伏,故沒列入百岳。


走在聖稜線上,往西望過去可以看見2號圈谷,圈谷最低處有3630公尺,谷底布滿了碎石,這可是台灣高度最高的圈谷。


8點來到聖稜線1K處。


眼前這座高峰就是北稜角,左方鞍部旁就是雪山主峰。


從這個地方看2號圈谷就更清楚了。


由0.6K處,北稜角頂的"人"字標示已經清楚可見,左方要前往主峰的登山路徑也清楚可見。


8:35順利抵達北稜角,海拔高度3880公尺,與主峰相距甚近,高度僅低6公尺。北稜角與主峰間隔著一處埡口(上一張圖可清楚看見),可能是冰河發育所造成的冰蝕構造。


逆走聖稜線上北稜角,除了風勢強勁外,沒甚麼太大問題與挑戰。但是要下到往翠池的口卻是個驚險的考驗,因為幾乎是垂直下降,必須要小心地利用3、4條拉繩,一步一步往下垂降,否則「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這是第二階段近乎90度的下降,驚險又刺激。牢記攀岩的口訣:四肢三點不動一點動,確保身體重心,就可安全通過。


8:55終於安全順利下到往翠池的埡口三叉路。


下方遠處紅色的小山屋就是翠池山屋,是大小劍線及大雪山西稜線必經之處。翠池也是台灣最高的高山湖泊,希望有朝一日也能親臨。


埡口回望北稜角,發現他氣勢雄偉,霸氣磅礡更勝主峰,僅因矮了6公尺而未列入百岳,令人替他惋惜。


9:10登頂雪山主峰,海拔3886公尺,百岳排名第5,也是我的第12座百岳。


雪山主峰是往大霸尖山聖稜線的起點:OK,同時也是雪東線的終點,共長10.9K。


聖稜線名稱的由來,是1928年日本登山者沼井鐵太郎在文章中形容:「這神聖的稜線啊!誰能真正完成這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戴上勝利的桂冠,述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這也就是今日登山界所說「聖稜線」一詞的由來。


以雪山主峰為頂點,其實有六條稜脈匯聚:1.主稜,由翠池到大雪山,又稱西稜。2.南稜,往西南峰、大小劍山等,又稱雪劍稜脈。3.北稜,即聖稜線。4.北東稜,即武陵四秀一線。5.東稜,即經東峰的雪主東線。6.東南稜,由此主峰接上雪山南峰、志佳陽大山,即上圖的方向。


9:20從主峰開始走雪東線下山,1號圈谷也展現在眼前。長約1000公尺,最寬處約600公尺,這也是規模最大的冰斗地形,形狀也完整。


日據時代,鹿野忠雄在此地發現34個圈谷,認為是經過冰河作用遺留下來的痕跡,稱其為冰斗。有些地質學家卻認為,他比較像是自然崩塌的山谷,因此稱他為崩谷。不管這些爭議,這裡是公認晚春高山杜鵑最大最美的高山花園。


進入黑森林後,有一特殊的石瀑景觀。眼前的碎石坡,石頭較大,是因為受到日曬較少的影響。太陽是決定石頭大小的主要因素。向陽面的碎石坡因為日曬受熱多,在夜間急速降溫後,石頭因熱漲冷縮的物理原理,會碎裂成較小的石頭。


11點走出黑森林,369山莊就在眼前了。這裡原先也是針葉林,2009年因為山友施放狼煙求救引起火災,變成白木林。箭竹因為地下莖不易受損,所以火災過後又立刻發出新芽,成就了目前這片翠綠的箭竹草原。


11:20趕到369山莊。相較於昨天的熱鬧滾滾,今天的山莊就顯得冷冷清清,僅剩下年輕的布農志工在打掃。因為聽說下午即將要發布天鴿颱風的陸上颱風警報,警政單位已通知還在山上的山友趕快下山。


2:20快馬加鞭的返回登山口,管理處已經將閘門拉上,禁止再進入登山步道。天氣的變化真快呀,我前天來的時候還不知道有颱風,不過兩天而已,竟然就要發布陸上颱風警報了,所以如果長天數的登山行程,行前一定得要仔細研究一周內的天氣狀況。

又再次看到了大水池。打開手機的行動通訊,才發現有四通苗栗警察局的未接來電。回撥後才知道,陸警發布後,他們要逐一通知還在山上的山友下山。我將入園入山證副本交給管理站的警察,讓他們知道我已平安下山。我也立刻取道宜蘭蘇花公路回花蓮防颱囉!美麗的雪山,後會有期!

1060820雪山行之D1雪山東北峰--第10、11個百岳

日期:1060820  
攀登百岳:東峰(排名74高3201公尺)、北峰(排名12高3703公尺)


行程:登山口2140m→2K到七卡2580m→2K到哭坡→1K到東峰3201m→2K到369山屋3100m→0.3K到水源三叉路→2.5K至聖稜線1.9K處3630m→2.1K至雪北山屋3590m→0.4K雪山北峰→0.4K回山屋  總距離12.7公里  時間:共9小時


雪山北峰特色為岩層峭立,奇峻高聳,自雪山主峰到北峰這段為聖稜線前4K,海拔高度皆在3500公尺以上,斷崖遍布,到處可見玉山圓柏與杜鵑,有高山花園之稱,也是聖稜線中的精華路段,所以朝聖者眾。


因為武陵農場在暑假期間住宿均客滿,連露營區的營地都一位難求,所以前一晚只好在遊客中心的停車場當個車床族。


我低估了高山上的低溫。當我在下午6點多抵達農場時,穿著背心短褲,感覺相當舒適涼爽。8點入睡時,搖下車窗,加件長袖的衣褲。10點感覺有點冷,就搖起車窗。11點時,還是覺得冷,就加件風衣和雨褲。12點時竟然冷到發抖,於是再加件Gore-Text的風雨衣。凌晨1點,抵不過低溫,冷到我乾脆取出已打包好的羽絨睡袋來蓋,身體才保暖。也讓我原先計畫3點起床,4點出發的構想破功,我硬是躲在睡袋中遲至5點天亮才起床。


早上5:50分開車抵達登山口,有別於以往的一日單攻,輕裝3、4公斤就可上山。這次2天1夜,我得背睡袋(墊)、晚上穿的衣物、拖鞋和烹煮食物及器皿等,第一次重裝背12公斤行囊來登山。


這有名的登山口大水池,當然不能放過,倒影中的管理站,顯得格外美麗。


前面1K到一號觀景台前的步道相當寬敞,兩側雜草也砍得很乾淨,是標準的一般平緩步道。


雖名為觀景平台,但是站在平台上,解說牌上的中央尖山等完全看不到,都被眼前的樹木給遮住了,失去了觀景的意義。


到七卡山莊前的步道,鋪滿柔軟的松針落葉,高大的林木為我遮住了陽光,走在步道上感覺相當舒適。


這顆奇特的二葉松不好好長,好像要一屁股往步道上坐下來,展露豐腴的臀姿,令人發噱。


一個小時後來到2K處的七卡山莊,據說此處距離舊的登山口有7公里而得名。這應該是雪霸國公園內容量最大的山莊,可供130人住宿。


卸下裝備後就往後面的廁所去尿尿,發現門上貼有這個提醒的告示。


從廁所出來後,果然就看見猴大爺大搖大擺的晃過來,一副想要找食物吃的樣子。如果你是第一天住宿這裡,且所有食物都被猴子給搶走,那就準備下山去吧!


7:50來到3.5K處。這裡剛好有兩張木製長椅可供休息。第一次背重裝走百岳,肩膀已經微微痠痛,趁機吃點行動糧和補充運動飲料,畢竟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8:10來到4K處的第二觀景平台,這裡的展望就很好,加上天空萬里無雲,群山歷歷在目。對照解說牌上,由左至右,最左方是南湖大山,左方1/3處是中央尖山及緊鄰下方的中央尖西峰,再依序甘薯山、無明山及畢祿山,希望哪天我對百岳山頭也能如數家珍。


這裡也是有名的哭坡,哭坡之所以稱為哭坡,看看眼前這要走的陡峭山路,心裡有沒有充滿一股想哭的衝動啊?據說最早的命名,是當年救國團的雪山健行登山隊,專門來嚇小美眉用的。我這個阿伯是沒在怕的啦!哈哈!


9點終於看到5K處的東峰指示牌了。先上東峰,369待會再去囉。


編號6304號三等三角點,海拔3201公尺,百岳排名74的雪山東峰,也是我的第10個百岳到手。由此起登雪山,稱為雪東線,里程最短、天數最少,是山友攻頂雪山的主要路線。


東峰西側平坦地開闢為直昇機停機坪,提供山難緊急救護運送用。近年登百岳盛行,很多人未充足準備就貿然上山,動則求救直升機,浪費社會資源,希望這是備而不用!


5K處的叉路就可以看得見369山莊,在一片低矮的箭竹草原間,白色的建築很容易看得見。距離東峰可是還有2公里喔!


10點來到了7K處的369山莊,它位於甘木林山山坡。甘木林山舊測高度為3690公尺,因此又稱3690峰,山莊因此得名。有上下兩棟,容量為106人,算是設備相當不錯的山屋,是大多數山友攻頂雪山主峰的住宿點。


從369山莊出發後300公尺來到三叉路,我決定明天再去攻主峰,所以取右側往黑森林的水源路。


黑森林水源路就是由此開始起算。


很快就進入到黑森林區了。之所以取名黑森林,是因為在這裡是台灣海拔最高的冷杉純林,遮去了大部分的陽光,因而稱之為黑森林。


2013年12月,曾發生兩位山友在黑森林迷路的事件,當時是雪季,造成路線不明顯,還好最後順利脫困。既然名為水源路,只要沿著這黑色的水管路線走就對了。


水管不會只有高架,也會走地上,若被土石埋沒,前後稍微找一下,配合路跡,在黑森林內應該不易迷路。


雪季時當然路跡會被雪埋沒,這時候就要靠綁在樹上的標示牌了。不過雪季登山比較危險,我沒受過訓練,還是不要嘗試罷了!


11點來到了水源地,369山莊的水就是取自這裡。因為久旱未雨,所以河床上水量不大,但是很乾淨冰涼,是七家灣溪的源頭。我到的時候已經有兩位山友在這裡開伙煮中餐。後來陸續又來了6位山友,都選擇在此休息煮食,是處很棒的休息站。


12:10走出黑森林,來到了2.2K處恐怖的碎石坡。


這段長約300公尺的陡上碎石坡,因為不好著力,相當不好走。尤其重裝踩在鬆軟的碎石上,往往走兩步就往後下滑一步。而且前200公尺沒有拉繩,要很小心,步步為營。


終於有繩子可以拉了,身體可以藉繩子之力挺直往前走。往下回望剛剛奮鬥過的碎石坡,心裡就想,沒走過的人一定要來體驗走一回,但走過後絕對不會再想走第二次了!


下午1點鐘,終於爬完碎石坡。


登上心目中嚮往已久的聖稜線。從雪山主峰起算,這裡是聖稜線上的1.9K處。


稜線上處處可見扭曲的玉山圓柏,這是台灣最古老的樹種之一,比紅檜還要久遠。


玉山圓柏扎根立地之處都是岩隙、岩屑、礫土等貧脊之地;生長環境則是強風霜雪的惡劣氣候。


由於生長受到強制性扭曲,使得圓柏糾纏絞結的變體軀幹,充滿頑強抗爭的無比氣勢,在絕地裡硬生生地迸發出無窮的生命張力,是我最喜歡的樹種。


生長在迎風面山脊的玉山圓柏,為了適應環境,大多為低矮扭曲灌木。但是在高聳而龐大山塊之腹側,避風之冰斗狀谷地或平坦鞍部區,因生育地坡度平緩,土壤保水力大,則形成高大的喬木。能屈能伸,真乃樹木中的大丈夫啊!


瞧!這整片山野都是低矮玉山圓柏灌叢,穿行期間,細細欣賞其傲骨身軀,低矮匍伏、掙扎求生,活出生命的價值與美麗,我們人怎可不好好活下去呢?


雪山上另一吸睛的植物便是高山杜鵑,它的根部也跟玉山圓柏一樣,緊緊抓住岩石碎礫,更在每年晚春五月的時候,大大開花綻放,圈谷一帶更是滿滿的杜鵑花海,是最美的高山花園。


聖稜線2-3K的路段要經過懸崖、岩石、瘦稜等地,並輔以拉繩,是屬於危而不險的路段。


此路段是屬於凱蘭特崑山北峰,可真像是大自然的地理教室,岩石節理碎裂的方式,看起來就像是歐洲古城的遺跡,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上圖是我前兩週到土耳其的特洛伊城參觀的古城遺跡,聖稜線上岩石節理的磅礡氣勢更勝特洛伊古蹟啊!


3K過後,起霧的聖稜線依然掩不住她的美麗!


玉山圓柏依然昂揚,偶而秀出她雪白身軀,訴說百年靜寂。


距離雪北山屋還有100公尺的3.9K處,是一個山坳的平坦之地,山屋住不下的,可以選擇在此紮營。


哇!終於來到了傳說中有童話世界之稱的雪北山屋,紅瓦斜背,美得像歐洲風格的小屋。


更讓我震撼的是,她竟坐落在一片高大的玉山圓柏純林內,每棵都超過20公尺以上,見證了她也可以是高大的喬木。


如果這裡不是世外桃源,那哪裡才是世外桃源?


當生長條件允許,她可以直竄天際,猶如巨大神木。


即使老去,依然捲曲美麗!


據說,玉山圓柏每年只長0.3公分,那這裡每一棵高大的玉山圓柏應該都有千年以上的樹齡,真是台灣的國寶啊!


優雅、漂亮,令人動容!


3點左右就達山屋,所以我決定先上400公尺外的雪山北峰,海拔3703公尺,百岳排名12,我的第11座百岳。


因為高山氣候變化快,我登頂北峰時,雲霧繚繞。但是遙望聖稜線上終點的大霸尖山,依然霸氣的突起挺立。


中間突起的山頭是O聖稜線上的品田山,他山頭巨大的岩脈縐褶露頭,雄霸一方,不愧為品田四秀之首,也是淡水河與大甲溪的分水嶺。


回到山屋,這是一間兩層樓可以容納25人的小山屋,今晚只有我和另外兩人隊伍共三人共享。李先生和蔡先生是姐夫和小舅子的組合,兩人都有百岳的經驗,晚上還跟他們搭伙,聽他們訴說百岳的經歷,真是個豐收又難忘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