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日 星期日

1140302東京馬拉松-74馬

東馬上午9:10起跑,前人提醒最好7點前就抵達新宿的起點,所以我在青旅5點就起床,畢竟青旅空間不大,準備起來要多花些時間。今天天氣預報會是個大好的天氣,雖然有些人喜歡低溫,適合破自己的PB。不過我卻喜歡今天這樣的溫暖氣候,適合歡樂跑,衣服穿著上比較簡單。

查了Google地圖和地鐵圖,由住處走到馬飡橫山駅,搭都營新宿線到終點新宿站最快最方便。

剛進地鐵站,就看到很多跑者也來搭車了。其中還不少是台灣來的跑者。 

據大會官網統計統計,今年東馬總共有37000人參加,其中外國人部分,以美國的5338人最多;其次就是我們台灣的1525人,台灣人真的是太愛來日本啦!不過傳統6大馬中,東京馬拉松是唯一在亞洲舉辦的賽事,距離台灣又近,來參賽的成本花費最低,難怪吸引這麼多鄰近國家來參加。據說今年中籤率只有8%。

請對面的台灣跑者幫我拍照,這就是我今日的裝扮啦!國旗背包內放我的寄物袋,寄物時在將國旗背包和羽絨衣等所有東西一起放入寄物袋內即可。

下了新宿地鐵站,馬上就可看見東馬的志工舉牌指引會場方向,賽事規劃細膩縝密,令人佩服。東京馬拉松每屆約有三萬多名跑者,志工人數竟高達一萬兩千人,而且每次開放報名的時間一到,名額即秒殺,會這麼搶手的原因除了日本社會不斷提倡「服務最樂」的優良傳統,也因為賽事本身精彩可期,再者是東京馬拉松基金會為了這些志工規劃全年度一系列的課程。志工在這場賽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主辦單位認真的充實志工的服務品質,也看重每個志工的貢獻,在賽事結束後,給予志工隆重的感謝,共享榮耀。回饋到賽事和跑者身上,就可以感受到滿滿的熱情與尊重

東馬在2007年才舉辦第一屆賽事,為了說服更多市民與企業投入參與這場年度盛事,訴諸
「RUN AS ONE」的LOGO精神,讓整個城市因此團結一心,也在賽事的細節上精進,在三年內就取得IAAF金牌賽事,更在2013年晉升國際大滿貫,躋身全球六大馬拉松。

這張簡單的號碼布上面就包含了各種的資訊:在Gate 2區;起跑在D Corral欄順位;寄物則在12-3車的位置;號碼布的顏色則是淡藍色,跑完疏散時分流用。

往Gate 2的方向前進。

檢查手環以確認選手身分,並往前進入安檢。

進入等候區時,很多人會先在這裡暖身,或解決生理問題。通常排隊等廁所都是長長的人龍,就聽到志工人員舉著男生小便斗的牌,並不斷廣播"Man, standing, right lane"。


原來,如果男生如果只是需要小號,就不需要去排長長的座式馬桶那排。男生小便斗這線幾乎不需要等。上個廁所前後幾乎不用5分鐘就完成,非常有效率又合乎人性!

8點左右,我穿上便利商店買的小飛俠雨衣保暖,並將所有其他衣物和背包放入大會規定的寄物袋內,去12-3車完成寄物。此時大約10度左右,穿雨衣保暖還是有必要,等身體跑暖了,預計在第一個補給點再將雨衣交給志工回收。

寄物後,緩緩走向起跑區,找到我出發的D Corral位置等候,這是依據跑者的成績(報名時自己填)來排,字母越前面的,越是菁英選手。成績越差的就越在後面位置出發。

此時也看到配速員往各區走去。有別於台灣的配速員都是綁空飄的氣球,日本的配速員背後都背個長長的水滴型招牌,讓想跟這班車的跑者可以輕易的看到與辨識。不過,這樣的方式,對配速員來說可能比較辛苦吧!

有別於波馬從選手村走到起跑點大約要1公里多,東馬走大約個1、200公尺就到起跑線。很多人開始將雨衣和外套的禦寒衣物脫下,高高拋向路邊。我覺得這點做得沒有波馬好。波馬事先就鼓勵跑者將多餘的保暖衣物在當天捐出,主辦單位可以將這些有用的二手衣物轉贈需要的單位。所以在走向起跑線的1公里前開始,沿途就有非常多的工作人員拿著大的回收袋或垃圾袋接收跑者不要的衣物,讓善意得到循環。

起跑區位在新宿區,這裡是東京都的行政中心東京都廳所在地,鄰近則是眾多大型企業總部的摩天大樓。從起跑開始,整條馬路就是滿滿的跑者人潮,相當的壯觀。當賽事開始時,大會施放沖天的紙花。

跑經起跑線時,仔細看地上的所施放的紙花,竟然都特別設計成愛心的形狀,營造歡樂的氛 圍,讓參與者不禁感到窩心。


由於東京馬拉松的路線規劃都緊鄰地鐵站,方便觀賽民眾移動,來為跑者加油。數以百萬計的加油群眾以及參賽選手都是藉著搭乘地鐵交通來一動。且賽道經過東京市區主要景點,都在最熱鬧的市中心,選手可以好好巡禮這個都市的景觀,摩天高樓、古蹟、皇家居所、東京鐵塔、晴空塔、淺草寺等,跑者大飽眼福,也大大行銷了整個東京市的觀光與文化。而國內的台北馬大都跑高架道路、堤防或河堤公園,根本失去城市馬拉松的精神!

參加過盲人環台公益路跑後,我對視障跑者總是會特別注意。台日的用語好像有點不一樣,台灣叫做陪跑員,日本稱伴走;台灣稱視障跑者,日本則稱視覺障害,好有趣!

競技競速固然刺激,但是展示運動的精神更是值得令人敬佩。這位失去雙腿的跑者,穿著義肢,在前後志工的引導和保護下,表現出不輸正常人能力,依然以意志力與另一種方式要完成42公里,讓我瞬間精神大振啊!



第一補給點在5K處,之後大概每2公里就會有一補給站。前半馬的補給幾乎都只提供水和寶礦力飲料,後半馬才開始有香蕉橘子、餅乾能量膠等補給品。怕跑者進補給站時會一窩蜂擠在一起,大會特地按照你的Gate區號碼分流,找到你的分區再進站,補給完就跑到內線車道,這樣的效率比較好。

去年跑波馬時,從第一個補給站開始,幾乎整路上都是丟棄的水杯,除了不美觀外,也影響跑者。東馬則動員很多志工即時幫忙環境清潔,每隔一段距離就有志工站在路邊拿著塑膠袋接收垃圾,大家就不會亂丟,整個賽道維持得非常乾淨。我事後在走熊野古道的過程,沿途幾乎沒看見一張丟棄的菸頭或垃圾,日本人展現了高度的文明,令我佩服不已!

沿途除了不斷聽到"壞斗"(fight)的加油聲外,最令我感動的是,一群由日本高齡阿婆長者所組成的加油啦啦隊,在大太陽下,動作整齊劃一,為賽道上的跑者加油。聽說日本因應少子化,已將勞工退休年齡提高到70歲,這次日本行,也在很多場域看到高齡長者。

路邊除了日本的觀眾加油外,其實也有很多當地工作的台灣人和跟著跑者從台灣去的家屬,他們除了喊"台灣加油"外,也幫台灣跑者拍照。拍照者事後將照片上傳供跑友認領!我是solo跑者,身穿台灣國旗背心,也是被他們拍照的對象,這張就是網路上找到的,愛與善的傳遞,很開心!

跑到21K半馬處,聽到路旁有很多台灣人在加油。我突然想到可以請他們幫我拍照呀!這招效果非常好,同胞都非常熱情,讓我一點都不會感到拘束,也替自己留下賽道上的免費身影。事後Allsports攝影公司寄照片給跑者選,一張竟然要價US$26.62元(3993日圓),台幣超過800元,實在太貴了,我買不下手啊!

這是我去年在波馬持國旗衝終點的照片。
這次我在跑褲後面也放有一面國旗,本來打算在終點前1公里拿出來做最後衝場!幸好在起跑區時,台灣跑友告知東京馬拉松大會規定不可以拿國旗衝場,否則會被判失格!哇!還好臨時知道這項規定,否則我的獎牌可能就拿不到了!波馬鼓勵大家拿國旗衝刺,東馬卻禁止國旗飄揚進入終點,同樣是六大馬,規定卻截然不同啊!

我一向的觀念是,來國外跑馬拉松不是要破pb 跑快,除了平安完賽以外,最重要的是享受賽道的氣氛。不誇張,超過25公里了,整條賽道還是滿滿的人潮,真要想跑快也不容易啊!




最後我以4小時36分完成了東京馬拉松,與事先預期的4個半小時差不多,過程充滿了溫馨與歡樂。其實,大會給予7個小時的完賽時間,就是要讓你好好的享受與歡樂,不是嗎?


今天整個賽道上,我看不到任何一個隨意穿越的行人或車輛,賽道淨空做得非常徹底,別說會跟汽車爭道,整個跑步過程,我幾乎看不到汽車在行駛啊!在台灣會封路會被市民吐槽影響他們的生計或權益,甚至惹來謾罵。在東馬我只聽到滿滿溫馨的加油聲,整個城市當作嘉年華來辦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也期待國內的馬拉松賽事可以再進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