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野古道有六條,分別是沿著紀伊半島西岸南下的「紀伊路」,這是過去使用最多的參拜路線;從田邊向東進入紀伊山地的「中邊路」;從田邊沿海岸線步行的「大邊路」;以最短的距離連接高野山和熊野本宮大社的「小邊路」;由伊勢神宮通往熊野三山的「伊勢路」;及由奈良縣吉野郡到本宮的大峰奧駈(驅)道。我這次走的是中邊路(就是上圖中所畫顏色較粗的曲線那段),所以以下就僅介紹中邊路各段路線。
東半段的30.5公里,會分成第一天的熊野本宮大社到小口的16公里,這段稱為小雲取越,也是四天中最輕鬆的一段。這天可住宿在小口自然之家,但是非常熱門,建議至少三個月前就要上官網預定。第二天從小口到那智大社的14.5公里,這段稱為大雲取越,由於爬升最多,普遍認為是最累的一天。可選擇住在勝浦或搭車去新宮住宿。
手冊中有說明,若要完成熊野古道的認證,可以完成上述四條件中之任一項,即可去註冊登錄。我選擇第一項的方式,從潼尻王子走到熊野本宮大社,完成中間的17個章和最後的本宮章。第二項則是適合東進的朝聖者。第三項為完成從發心門王子徒步7公里到本宮大社,並完成參拜那智大社和速玉大社,這是最快速簡單的方式。最後則是從走高野山到本宮大社的小邊路。
手冊上有標示前三種方式,需要完成蓋章的點。另外,也可以跟各觀光協會拿完全踏破的押印帳,例如中邊路蓋完41個章後,寄去和歌山縣,則可以領取踏破證書。
除了我之外,車站另外有一男兩女是華人的朝聖者下車,其中這位紅衣朝聖者是台灣來的。細問之下,竟然發現她就在我們家附近的民宿工作,距離不到1公里,實在太有緣了!只是她走的速度很慢,我之後幾乎沒有時間和她攀談!隔天在近露公車站及本宮大社時再也遇見她,算蠻有緣的!上圖正後方(過橋後右手邊)的圓錐形屋頂建築就是熊野古道館,遊客中心就在裡面,要8:00才會開門。
古道館對面的馬路邊有民宅賣些飲料的商店,可以做最後的補給。旁邊則立有中邊路起點的世界遺產紀念碑。後方鳥居就是潼尻王子的入口。蓋完章後,打開山林日誌App,開啟事先下載的航跡圖,正式走上熊野古道朝聖之路。
古道開始就是1.1km的陡上坡,要爬升約300公尺的高度。踩在古道一階一階的石梯上,我放慢速度,調整好呼吸,別打亂了爬山的節奏。冷冽的天氣,讓我不致因為爬升消耗大量體能而流汗。
約10分鐘,爬升200公尺後,就會遇到這個胎內石洞,裡面非常狹窄,必須人包分離才可以通過,猶如胎兒出生一般。聽說穿過此洞,可以保佑孕婦胎兒平安。我跟大多數的人一樣,不想弄髒衣服,選擇從旁邊繞過去!
古道上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木樁,事實上它是里程碑,每500公尺會有一支,編號從0開始。這支編號1表示我已走了500公尺。此編號也可以讓朝聖者對照地圖上標示去尋找現在大約位置,萬一有狀況需要通報協助,也能打110或119報案讓對方盡快掌握你的位置所在。
步道沿途有粉紅色的布條當作指引,數量不多,不像台灣樹上綁著各式各樣的登山布條。其實熊野古道上路跡明顯,指標清楚,應該不太容易迷路。但仍然建議手機上要下載航跡圖,萬一真的要是迷失,這可是保命的關鍵。
日本人其實最早是信奉神道教,大自然很多的樹木、石頭都是膜拜的對象,屬於泛靈多神信仰的自然崇拜。神道教的神祇數量之多可以「八十萬神」或「八百萬神」來形容。沿途很多這樣子的小廟,擺了兩個小石頭,綁上紅布,這叫夫妻地藏,很有意思。
8:50來到第三個蓋章點高原熊野神社,這裡是熊野古道上最古老的一個神社。高原算是附近比較多人住的一個山間小聚落。
高原熊野神社旁的霧之里休憩區,是一個很棒的眺望區。這裡有自動販賣機及廁所,可以補充飲水飲料!
高原熊野神社休憩區讓我訝異的是,這個廁所竟然可以媲美飯店,晚上在這裡打地鋪過夜都可以。後來在古道上又上了幾間的廁所,我發現日本的廁所幾乎都不會臭,又乾淨又清潔,比我家的廁所還高級,不愧是高度文明的國家。
其實今天的天氣不是很好,屬於陰溼的型態,加上10點過後,風變得非常得大。還好是在林間穿梭,我在平路或是下坡路段,跑馬人的越野魂就會上身,不自主的跑了起來!我非常喜歡熊野古道這樣的步道品質,可說是越野跑路線的極品啊!
古道館對面的馬路邊有民宅賣些飲料的商店,可以做最後的補給。旁邊則立有中邊路起點的世界遺產紀念碑。後方鳥居就是潼尻王子的入口。蓋完章後,打開山林日誌App,開啟事先下載的航跡圖,正式走上熊野古道朝聖之路。
古道開始就是1.1km的陡上坡,要爬升約300公尺的高度。踩在古道一階一階的石梯上,我放慢速度,調整好呼吸,別打亂了爬山的節奏。冷冽的天氣,讓我不致因為爬升消耗大量體能而流汗。
約10分鐘,爬升200公尺後,就會遇到這個胎內石洞,裡面非常狹窄,必須人包分離才可以通過,猶如胎兒出生一般。聽說穿過此洞,可以保佑孕婦胎兒平安。我跟大多數的人一樣,不想弄髒衣服,選擇從旁邊繞過去!
這是第一天要蓋章的點。熊野古道上有號稱99個王子,所謂的王子就是熊野大神社附屬神社,有一點類似前往熊野本宮大社路途上的神明招待所,供奉著兒童神靈,也讓朝聖者有可以休息喝茶的地方。
步道沿途有粉紅色的布條當作指引,數量不多,不像台灣樹上綁著各式各樣的登山布條。其實熊野古道上路跡明顯,指標清楚,應該不太容易迷路。但仍然建議手機上要下載航跡圖,萬一真的要是迷失,這可是保命的關鍵。
日本人其實最早是信奉神道教,大自然很多的樹木、石頭都是膜拜的對象,屬於泛靈多神信仰的自然崇拜。神道教的神祇數量之多可以「八十萬神」或「八百萬神」來形容。沿途很多這樣子的小廟,擺了兩個小石頭,綁上紅布,這叫夫妻地藏,很有意思。
8:50來到第三個蓋章點高原熊野神社,這裡是熊野古道上最古老的一個神社。高原算是附近比較多人住的一個山間小聚落。
高原熊野神社旁的霧之里休憩區,是一個很棒的眺望區。這裡有自動販賣機及廁所,可以補充飲水飲料!
高原熊野神社休憩區讓我訝異的是,這個廁所竟然可以媲美飯店,晚上在這裡打地鋪過夜都可以。後來在古道上又上了幾間的廁所,我發現日本的廁所幾乎都不會臭,又乾淨又清潔,比我家的廁所還高級,不愧是高度文明的國家。
步道旁的一灘湖水,也令人駐足再三。因位在高原附近,所以它真正的名稱叫做高原池。
大門王子,熊野九十九王子之一,因為附近曾經有一座熊野本宮的大鳥居而得名。據說鳥居附近供奉王子神社,後來被稱呼為「大門王子」。我與這位馬來西亞來的青年一起走了一段路。
大門王子,熊野九十九王子之一,因為附近曾經有一座熊野本宮的大鳥居而得名。據說鳥居附近供奉王子神社,後來被稱呼為「大門王子」。我與這位馬來西亞來的青年一起走了一段路。
陸續經過十丈王子和大板本王子後,11:50來到了牛馬童子口。這裡有一點類似台北大縱走的冷水坑,如果體力真的不行了,可以坐公車撤退。311號公路熊野古道中邊路「道之驛」休息站旁邊就有公車站牌。休息站也有廁所和販賣麵包餅乾飲料等補給。這裡其實距離近露王子已不到1公里了!
休息區往上走一下就可以到這「牛馬童子像」所在的箸折關口。 這裡有高約50公分左右,正如其名是一座騎著牛與馬的童子石像。 石像所在的「箸折峠」的由來據說是西元922 年騎著馬和牛前往熊野朝聖的花山天皇停留在此處用餐。隨手折下旁邊的竹草(百合)當成筷子使用,所以被稱為箸折峠(折筷子的山道)。這個峠口也被稱為箸折峠。
花山天皇 17歲就當上天皇,在位期間,不幸懷孕的皇后孕期去世。失去母子的花山天皇就決定出家,他只在位兩年天皇。牛馬童子隱喻往生的人回家看家人,是騎馬回家,因為心急,騎馬比較快。離開家時則騎牛離開,這樣比較慢,可以有比較長的時間看家人,感覺是一則好美的故事。
花山天皇(968-1008)因藤原氏的陰謀,失去皇位而出家,在失意的心境中離開京都來到熊野。前面提到,在這峠(山口),當他試圖折斷日本百合的莖來吃飯時,他看到莖上滴著露水,天皇想知道:「是血?還是露水?」從那時起,山麓的村莊被稱為「近露」。
這就是我今天走熊野古道的裝扮。因為沒有大背包,我就將隨身小包裏進風衣外套內,雨傘當登山杖來使用,越野跑起來很方便。
走到近露街上,中午時間,又是陰雨天,路上沒有看到居民。敲了一間民宅的門,外面有看板寫著"箸折茶屋Coffee",這應該可以休息喝咖啡。親切的阿嬤不會說英文,但是有menu可看,就順便在民宅內用午餐!也跟早上認識的大陸朋友Ethan聊天!
近露附近的住宿不好訂,必須通過熊野古道官網才能預訂,所以我搭13:41公車返回田邊住宿,明天早上再搭公車回來這裡繼續朝聖之路。由時刻表也可以看出,一天只有5班車,所以最好事先查好時刻表,並且衡量自己行走速度,才能完美搭配行程,否則錯過了就要等很久,甚至無車可搭的窘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