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1日 星期日

1070211印度朝聖D11--圓滿朝聖終點之僧迦施

今天要拉車前往僧迦施,所以4點就得起床,5:30上車出發。早上7點,在勒克瑙到阿格拉(Agra-Lucknow Express)的快速公路上,橘紅色的朝陽在一片朦朧晨霧的恆河平原緩緩升起,霞光滿天,美麗極了。


這恰似來自天上之水傾瀉人間,流經富饒的印度大地,美得像一幅田園畫作。這是公路旁停車尿尿的地方,能在這樣的美景環境下上廁所,還真的是很特別的經驗。


經過4小時的車程,終於抵達了僧迦施(Sankisa),這是位在中印度恆河流域的古國之地,是佛陀升忉利天為母說法三個月後,降還人間之處。


我們先走上這座巨大的土丘塔頂。這裡似乎沒有什麼保護與管理,土丘被信徒走出一土石夾雜的崎嶇之路。


師父講述僧迦施故事的由來。因為僧團的分裂紛擾,讓佛陀選擇默默離開,直接上三十三天為母親說法。這三個月之間,世間無人知道佛陀去了哪裡。阿那律尊者以天眼遙見佛陀在忉利天並告知目犍連尊者,目犍連以神通之力前往問訊。佛陀告訴目犍連說他七天後會從僧迦施下來。


弟子得知消息後,紛紛想趕去見佛陀一面,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蓮花色比丘尼以神通化身轉輪聖王去見,但是佛陀告訴她,真正第一個見到佛陀的是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因為他知道只有遵循佛陀的教誨,克服無明,究竟解脫才是真正的將佛放在心中。


玄奘大師於《大唐西域記》亦詳述佛陀由三十三天返回人間的勝緣:「天帝釋乃縱其神力建立寶階,中階黃金、左水精、右白銀。如來……履中階而下,大梵王執白拂,履銀階而下,天帝釋持寶蓋,蹈水精階而左侍,梵天眾凌虛,散花贊德。」


目前整座山丘幾乎都被印度教佔領,白色小廟供奉的是印度教的毗娑利女神,旁邊褐色的則是哈努曼猴神廟。


站在塔丘頂往下遠望,廣大無邊的農田與零星散落的簡陋農舍,今天的僧迦施仍舊是一個極度貧窮落後的地方。


佛教經文雖然清楚描述了世尊從天上下凡來到此處,不論佛陀是否真能神通往返於天人之間,對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他教誨不倦的正法與叮嚀啊!


塔丘上雖然充滿了印度教的風格,但是下了塔丘,園區內有一棵巨大的菩提樹,樹下有一間白色的斯里蘭卡風格紀念小祠。


紀念小祠內則是供奉了三尊佛教的雕像,中間是佛陀,右邊是天帝釋持寶蓋,左邊則該是大梵王執白拂,述說著佛陀從天而降的傳說。


菩提樹的另一側則是阿育王石柱的保護亭,就佛教徒來說,這應該是僧迦施最重要的史蹟焦點了。


這裡經歷了印度教的洗禮和回教的摧殘統治,僧院崩毀,石柱倒榻,直到1842年亞歷山大康寧漢循著法顯和玄奘紀錄,才讓僧迦施重現天日,阿育王石柱再次巍然挺立。


可惜的是除了一座方形石柱基座遺蹟,並未發現任何柱身殘骸。象形柱頭的臉部、象鼻和尾巴都已毀損,但拋光平滑無紋的巨象身影,仍不失其絕美魅力。


印度朝聖之旅,一路風塵僕僕,千里顛簸奔馳,每日早晚誦課,禮佛朝山,今天在僧迦施總算畫下完美的句點。


下午則前往阿格拉(Agra),這座古城在1526年至1658年期間一直是蒙兀兒帝國的首都。我們明天也即將去參觀泰姬瑪哈陵。到了阿格拉後,首先去參觀地毯及莎麗的工廠,但是大多團員都沒什麼興趣。


接著參觀另外一間大理石工廠,號稱所使用的大理石鑲崁寶石的技術和泰姬瑪哈陵是一樣的。


不過因為價格過於昂貴,我有沒也購買。


跟在勒克瑙一樣,晚上住宿的Crystal Hotel也是五星級的飯店。因為離開了朝聖的較落後鄉下地區,為了飲食安全,菩提邦在最後三天的都市食宿安排,也夠意思的都安排了五星級的飯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