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家博物館位於新德里,於西元1960年在現址成立,是印度境內最大、文物收藏最豐富的博物館,擁有將近二十萬件印度及外國的藝術品。
一踏入博物館大門就是一套安檢設施,隨身物品須放置於履帶通過X光掃瞄,參觀人則分男女通過金屬探測器,由個別的入口進入。這是在印度生活的慣例之一,在離開博物館前,還得再經過一次安檢,這倒是在印度別處少見的,據說是怕參觀民眾順手牽羊。
印度的主要信仰是印度教,而印度教又是一個非常多神明的宗教,所以博物館內廊道的兩旁展示了很多印度教傳說的雕像。
博物館是一棟三層樓的建築,整個規模沒有很大,走過長廊可以看到中庭的噴水庭院。
上面兩尊都是印度教三相神之一的毗濕奴。梵天主管「創造」、濕婆主掌「毀滅」,而毗濕奴即是「維護」之神,印度教中被視為眾生的保護之神,其性格溫和,對信仰虔誠的信徒施予恩惠,且常化身成各種形象拯救危難的世界,印度人大多信仰濕婆和毗濕奴,甚至說佛教的釋迦佛也是毗濕奴的第九個化身。
我們是佛教的朝聖團,當然對佛陀的雕像或相關物品比較有興趣,也是此次參觀的重點。
走進展覽廳,眼前這座柚木的佛塔正是展示佛陀的22塊頂骨舍利。
在塔座的兩邊放有這裝盛佛骨舍利的小石罐。這些舍利子由印度考古人員於1972年在印度西北部靠近尼泊爾的一座古塔中挖掘出來。這個地方是我佛釋迦牟尼佛的釋迦族所在地。
按佛經記載,當年釋迦牟尼佛圓寂火化後,其舍利子分成8份,其中一份送還給釋迦族(釋迦牟尼佛所屬的印度種族)的族人所在國迦毗羅國的國王。
1898年,英國人佩普(Peppe)在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碧波羅瓦(Piprahwa)考古挖掘,發現舍利盒, 其古印度文銘刻大意是「此乃佛陀舍利聖盒,留與釋迦族人供養」。
舍利子當時被送到泰國,國王拉瑪五世建塔供奉於曼谷金山寺(皇家寺院)。目前在此供奉的則是1971~77年印度考古所出土的。
有晢法師帶領我們繞行佛陀的舍利塔,可以在這麼進的距離,親眼看見佛陀的舍立,感覺佛陀就在我們身旁,這是多麼殊勝的恩典啊!
參訪後,我們真的是正式結束朝聖之旅了,心中充滿了正的能量,也有滿滿的感恩與不捨之情。
結束德里博物館的行程,我們就直接到機場。13天的朝聖旅程,倏忽即過。這個充滿驚奇與不可思議的印度,希望能再有機會來領略她的神秘與美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