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1140325訪海岸三雄老大新港山

 

圖片取自網路。
新港山是海岸山脈的最高峰,與八里灣山和都蘭山並稱海岸三雄。也是台灣五頂峰之一。老二和老三已經拜訪過,新港山則一直未能成行。因為它高1682公尺,山勢陡峭,且常受太平洋海風的影響,步道常常泥濘濕滑,不是很好爬。剛好有連續幾天的好天氣,我估計步道應該比較沒那難走,決定今天就去拜訪它。

網路google map導航可以設定"豐南部落產業道路",在台23線約7公里處左轉石門橋,不久就可以看到吉哈拉愛橋,附近找停車位,就可以準備起登。

吉哈拉艾位於花蓮富里鄉豐南村,吉拉米袋部落。「哈拉」指的是喜歡生活在乾淨水域的「台東間爬岩鰍」,又稱「日本禿頭鯊」或「和尚魚」。吉哈拉艾的意思則是有很多「哈拉」的地方。2012年結合居民、學術團體和公部門的力量,推行友善環境的生活與耕種方式,花蓮縣政府將此區包含水圳、梯田、果園、聚落、河川、山林等地登錄為吉哈拉艾文化景觀區。多方持續努力之下,不僅種出可口的「哈拉米」,更獲選為「2016全球百大綠色旅遊地」。
(資料來源:健行筆記)
在橋的右側產業道路前行,左邊即是石厝溝溪。

約150公尺後看到部落接的水管,即可沿著水管前行。

不久即可見應該已經廢棄的引水道,就可以下切石厝溝溪。

沿著溪邊攀爬岩石而上,這段路很像太魯閣的砂卡礑步道,大山大水很漂亮,真想就此停下來不走了。

不久在溪邊步道旁,竟然發現有血藤花,真是太令人驚艷了,能在野外看見它綻放美麗的花況!

這樣的美景是不是很療癒啊!看到溪中的大石頭就可以準備切回不到了。

其實海岸山脈的步道特色就是比較濕滑泥濘,如果是下雨過後,個人不建議來爬來爬。否則,最好可以穿雨鞋來!

因為新港山不好爬,所以不是熱門的路線。像我今天在非假日來,上山下山就我一個人而已,整個就是包場。所以步道上結了很多的蜘蛛網,我全程幾乎都拿棕梠葉或小樹枝揮舞,將我前方的蜘蛛網清除。

海岸山脈盛產黃藤,它的枝葉長滿了針刺,在步道上行走要很小心,不要被它給刺到,或者把登山衣褲給勾破了。

海岸山脈的第二個特產就是沿途長滿了九芎。因其樹幹光滑,所以連猴子不愛爬,又稱猴不爬,樹上也可見許多種類的附生植物。

在比較溼滑或陡峭處,也架設有簡易的拉繩可供輔助攀爬用。為了安全起見,我下山時,只要有拉繩幾乎都會使用。

8:30來到了帆布營地。如果安排兩天一夜的,可以在此紮營。

因為環境潮濕,所以不時可自在石頭或腐木上看見這樣美麗的青苔,有時就像是一片軟綿綿的地毯,讓人想躺下去!




8:40來到了牛樟悲歌區,因為20年前這一帶的牛樟遭到山老鼠的盜伐,看到很多斷頭的牛樟樹,樹幹上還釘著林務局處理的告示。

今天沿途還是看見不少盛開的阿里山根結蘭,療癒了登山客疲憊的身心!

8:50來到了麥飯石水源區,是一個不錯的休息補給點。這裡要沿著布條往河床下游走一段。


在河床走一段後,可以看見上岸的布條,溪旁一棵大樹上釘有往中溝的紅字。


河床上岸後,就是最後一段攻頂的過程,可能是去年康芮颱風的侵襲,沿途有非常多的斷肢倒木橫亙在步道上,小心行走,別被絆倒了!

登頂前,還有一段箭竹海要游。

10:15終於登頂新港山。山頂只有兩個不是很完整的基座。建議有關單位可以重新安置,畢竟是海岸山脈最高峰。因為東側靠海岸部分為阿美族麻荖漏部落,因此亦稱麻荖漏山。麻荖漏也是成功鎮的舊稱,阿美族語,意為烤乾、枯乾之地,日治時期麻荖漏改名新港,麻荖漏山也跟著更名為「新港山」、「新港大山」。

東側靠海岸部分因為有雲霧遮擋,無法看見太平洋。下方就是台東縣成功鎮。

6:45起登,13:13回到吉哈拉愛橋,來回約12公里,耗時6:30。整體而言,路跡還算清楚,沿途布條也多,但還是建議能準備離線航跡圖,以備不時之需。

2025年3月9日 星期日

1140309大阪天王寺阿倍野

原來計劃今天要前往高野山的金剛峯寺一日遊,圓滿整個熊野古道朝聖之旅。不過Klook 臨時告知未能成團。高野山是由弘法大師空海(真言宗開山高僧)開山於西元 816 年。包括有兩大聖地之稱的奧之院與壇上伽藍,以及高野山真言宗的總本山金剛峯寺在內,這裡是建立了共 117 座寺院的日本佛教代表性聖地。本來想自己坐車過去,想想也很久沒有來大阪,就讓這趟日本之旅最後一天好好在天王寺阿倍野附近逛一逛。高野山就等有機會走四國便路時,再來圓滿這個願望。

 

其實梅田、心齋橋之外最棒的大阪購物地點就是「天王寺、阿倍野區」了!同時這裡交通方便、經典美食與景點聚集,還有難得的天王寺公園廣大綠地,最重要的是我這次住宿地點離這裡很近啊!



首先走路到天王寺公園,這裡有著名的動物園及市立美術館,和大片的綠地。慶尺園則是小型的日本式庭園,進去參觀要門票,那就算了。

坐在河底池旁邊曬太陽、看噴水,不用錢的景點也不錯。



還可以撿一座三角點:茶𦥑山



公園內有一座一心寺,
提供有殯葬、納骨服務,雖然走過滿是紀念碑的墓地,但沒有台灣那種陰森恐怖的感覺。

一心寺內的紀念碑文,我發覺年代越久遠的日本文字,中文字越完整。

接著走到大日本佛寺最初的四天王寺。既然是寺為何會有鳥居呢?江戶時代以前民眾可以合祀佛寺及神社,即"神佛習合",到明治維新實行神佛分離才廢止。

6世紀佛教東傳日本,593年聖德太子在此開基建寺,為日本佛法最初地。擁有太子殿、本堂及五重塔,最有名的當然就是這個五重塔。


這裡竟然還有弘法大師的修持像,也彌補了我沒有到高野山的遺憾。





為紀念弘法大師級聖德太子忌日,每月21、22兩天會有露天市集,約300個攤位。今天適逢星期日,一樣有非常熱鬧的跳蚤市場,這可是關西地區前三大的跳蚤市場,非常好逛。



走路到天王寺駅,經過駅前商店街,這裡賣了好多的草莓,紅色的鮮紅欲滴,白色的則如牛奶般營養可口,售價也還好,正是補充維他命C的好時機!




天王寺的MIO百貨大樓,有一點像台北火車站的京站。裡面有各式各樣的攤商,物美價廉,非常好逛。

最熱鬧繁華的樞紐,就是由這個步道天橋串連起來。

早上在天王寺公園遠遠就可以看到的Harukas大樓,就在
車站大樓對面。2014年3月7日全部完工啟用。地上部分共有60層,高300公尺,完工後成為日本第一高樓,直到2022年被325公尺高的麻布台Hills超越,現居第二高樓。頂樓有阿倍野Harukas 300展望台,門票2000日圓。





地下2樓是美食街。

地下1樓則是禮品及甜點店。

繼續往附近的Q’s Mall逛


這裡樓層不高,卻是年輕人愛來的地方。因為2樓廣場,常常有樂團在此舉辦演唱會。



接著走往新世界,這裡可說是遊戲機台的大本營。原本以為應該都是年輕人在玩,沒想到進去看,才發現原來中老年人還不少喔!



接著走進高架橋下橫丁,正確名稱應該叫左楠陽通商店街。昨晚飯店Check in後,我就是直接走路過來這間北野屋吃飯的,這樣的一套定食材大約1000日幣,食在好便宜啊!

這條街長約180米,寬約2.5米,串炸店、壽司店、小型居酒屋林立,其中還有很多排隊的名店,像是這間大興壽司店,不管甚麼時候來,都是大排長龍的。



這一間章魚燒也是排隊名店。


串炸是大阪美食必吃第一名,那就買一盤10枝綜合串炸,有魚肉、豬肉、牛肉、蝦子、章魚、洋蔥、蓮藕、香腸、鳥蛋及蘆筍,你都看出來了嗎?因為是炸的,其實我也沒有很喜歡。



這裡到處都可以看見Billiken這個尖頭微笑的通天閣之神。1908年由美國藝術家創作出來,傳到日本來竟然廣受歡迎。當地人還發明用手摸其腳底代表祈福許願,有些腳底都被摸至凹陷了,真的是奇觀。


本區另一個打卡熱點就ˋ通天閣。初建於1912年,其基座模仿巴黎凱旋門設計,塔身則參照艾菲爾鐵塔而建。1956年第二代通天閣落成,由東京鐵塔建築師設計,高103.3公尺,只有東京鐵塔一半高,但已成大阪的新地標。91米高處有展望台,還有高空墜落體驗,這些都跟我無緣。

就這樣輕鬆度過了在大阪的一天。隔天從關西機場飛回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