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1140411飛Lukla(2800m)走到Phakding(2652m)

 

第二天早上6點不到,就看到附近的民宅,很多遊客紛紛走路前往機場,準備要搶搭早上的班機前往盧卡拉。

我在民宿的早餐也沒有太多的選擇,就是一杯黑咖啡的飲料,加上2顆的歐姆蛋。整趟旅程下來,我觀察到,他們的歐姆蛋和荷包蛋幾乎差不多,歐姆蛋的內餡幾乎看不到啊!事實上,尼泊爾人早餐幾乎不太重視,很多人幾乎一天只吃兩餐,很像現在流行的168斷食的飲食區間。



我和嚮導也在6點左右抵達機場,幾乎已經人山人海了。嚮導也很辛苦的在排隊,為機票在奔波操煩。他說:因為昨天滯留了一天,今天等於有兩天的旅客量要消化。飛機公司處理的原則上是以昨天Delay的班機優先,處理完後再消化今天的機票。

看著滿滿的人潮,我還慶幸有尼泊爾籍的嚮導幫我打理這一切,否則我自己處理的話,一定處處碰壁,困難重重!

9:30終於拿到了飛往盧卡拉的登機證,上面的起飛時間竟然是早上7點。嚮導說時間只是參考,我們聽廣播通知就好。尼泊爾果真隨興啊!

行李過磅。這次我沒有請揹工,一方面節省錢。另一方面,我的行李也精簡到只有約6公斤左右。背包就像你的人生,自己的人生自己揹,這是我從西班牙朝聖以來的一貫信念。



過了安檢和海關,10點進到了候機室。在這裡,我們要等候廣播,聽到自己登機證上的Flight No,才可以去跑道登機。


11:20分,終於輪到了我們,快步走向跑道上的飛機。


飛機不大,中間是走道,左右兩邊是座位,大約可以乘坐20人左右,除了兩位正副機師外,還有一位空中小姐。

尼泊爾是個多山的國家,可耕的地面積不多,所以由飛機窗戶往下望,很多的山丘都被開闢成梯田,畢竟農業仍然是尼國主要的經濟命脈。


大約20分鐘的飛行時間就抵達了這個有著世界最危險機場稱號的盧卡拉。畢竟它的跑道只有短短的600公尺,機師得要有純熟優良的技術和經驗才能安全完成起降,所以當飛機平安降落機場跑道時,機上乘客都紛紛響起掌聲,彷彿慶祝自己重生一般。

由於抵達時正值午餐時間,所以嚮導也帶我來這家他們合作的山屋吃午餐。


吃完午餐,才開始要起走,天空就飄著小雨。嚮導建議我要買件雨衣,因為的風雨衣防水係數還不錯,只是背包與身體間容易進水而弄濕背包,所以我乾脆買這餐巾式的一件塑膠雨布。路上很多揹工也都是披這種雨布。

因為是中午時間抵達盧卡拉,所以通常下午都會安排開始走行程,花3個小左右,走大約9公里到Phakding去住宿。盧卡拉街道上的這片經幡,跟法國之路的起點SJPP有點相似,也勾起了我之前朝聖的記憶。


10分鐘後,就會看到一座佛塔,旁邊就可以看到這個辦理健行許可證的窗口。來走EBC共須購買2張票券,一張是TIMS (Trekker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ard,要價2千盧比。另一張則是Sagarmatha national park國家公園的入場許可證,明天抵達Monjo時才要辦理,費用是3千盧比。

跨過這座Pasang Lhamu門,就象徵正式進入了EBC的健行之路。Pasang Lhamu 為雪巴人,於1993年4月22日,是第一位登上珠峰的尼泊爾女性。從山頂下山時,天氣突然變壞,就像山區經常發生的那樣,導致她也在南峰上喪生。兩側門柱上正是她的雕像。

正式踏上EBC後,因為之後的旅途上都無法通行汽機車,山上所有的物資都必須靠人力或牛馬馱上去。因此,步道上除了健行者之外,還有很多的動物運輸隊,而牠們的速度都比一般人要快一些,所以常常需要讓牠們超車。

牛馬除了運送物品外,當然可以載送旅人。EBC畢竟都在海拔2500公尺以上的高山,空氣中含氧量稀薄,很容易就引起高山症的問題。或者是體力不佳的健行者,這時候騎馬上下山就是另一個選項了。


看看這些體積龐大的物資或重量不輕的建材,也都需要揹工辛苦的馱上山去。我問過嚮導,他說他以前當揹工的時候,就常常需要背負大約80-100公斤的物資,往返於EBC的山屋之間。也難怪在EBC路上的物資花費都不便宜啊!


往EBC的路上,我們會經過一個又一個的村落,這些大都是生活在喜馬拉雅山中的雪巴族人,可以近距離觀察他們的居住環境、生活習慣與歷史文化。


村落中常可見到藏傳佛教中的四眼天神佛塔,就如同歐洲小鎮的教堂和台灣鄉鎮的媽祖寺廟一樣,都是屬於村民的信仰中心。路邊的大石頭上,也常被居民雕刻上經文。


步道是沿著Dhu Koshi蜿蜒而上,也因此常常需要走吊橋跨到河的另一岸去。吊橋的兩側鐵絲網上幾乎都繫了整排的經幡,濃濃的西藏風情。



因為健行者第一天大多會在Phakding法克定附近住宿,因此這附近興建了很多漂亮的山屋或旅館,置身在這喜馬拉雅山的大山大水之間,非常有歐洲的風情,是我覺得整段EBC路上最漂亮的小鎮了。


嚮導也安排我住進這間漂亮的Hotel Pine Forest松林山屋。一進到屋內就看到大廳柱子上貼滿了台灣的旅行社團客的簽名,看到國旗就覺得特別的親切。

老闆還特別安排跟台北地標相同的101號房。


這是一間附設有私人衛浴設備房間,但是沒有熱水,畢竟還是電力不穩定的關係啊!



安頓好後,準備到大廳用餐,看見有四位台灣來的登山客,一位50歲上下的女性,因為高山症發作正躺在沙發上,口中不斷說不舒服。因為他們的英文不怎麼流利,而嚮導的英文發音也不好,造成溝通不是太順暢。還好最後撥電話回加德滿都的旅行社,老闆娘是台灣人,可以無障礙的溝通。最後,由旅行社安排直升機將連同嚮導在內的5人一起載送下山送醫。還好,高山症患者母子兩人都有買World Nomads的直升機救援險,其他人員則"技巧性"的偷渡一起搭下山。

每次海外旅遊,我總是會買旅平險,這次到尼泊爾來也不例外,我除了全程買富邦旅平險外,還特別加買了World Nomads的直升機緊急救援保險(要選Explorer選項才有保到6000米高度)。因為EBC健行在高海拔地區,高山症不可測的風險太高了。如果在4、5000公尺的高山上發生了嚴重的高山症,保命的第一要務就是趕快下撒。此時當然不能依靠氂牛、馬或是揹工,直升機是最佳的工具,難怪我在EBC這幾天,直升機整天飛上飛下。只是搭一趟直升機要價不菲,World Nomads的保險也不便宜。所以我只選擇保4/14~4/20這七天的行程,因為這期間都在4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其他的時間,高度都在4000公尺以下,我有台灣百岳四十幾座的經驗,應該還OK!

以前很多登山客會貪小便宜,登上EBC後,為了提早下山,如果有買直升機險的,即使沒有高山症也會叫直升機來搭,把緊急救援的珍貴直升機資源當小黃計程車來搭,只要花自負額$100美金。造成的結果就是,保險公司將保費每年不斷的提高,並且將搭乘的自負額提高到$750美金,以遏止登山客投機的歪風。

以前我都以為高山症只有在海拔爬升的時候才會發生。沒想到才第一天就看到不少騎馬下山的人,且已經下撤到海拔3000公尺以下的高度了,還是會有高山症發作的風險。嚮導說,在下徹過程中會發生高山症的比例應該不超過5%。

嚮導也建議我在走EBC期間,最好每天能夠喝3-4公升的水量,這樣比較不容易引發高山症。於是我當天晚上開始就買熱水(一公升500盧比)來喝,喝不完的,就裝在自己帶來的保溫杯內。此次,我帶了一個600CC的星巴克保溫瓶,重量輕,保溫效果又好。另外一個400CC的塑膠保溫瓶,這樣在行EBC期間就不怕沒水補充了。

因為看到有台灣遊客因高山症發作而搭直升機下山。想到自己也有準備高山症的單木斯藥,醫生說上高海拔的前一天就要開始吃。我於是晚上8點吃了半顆後就去睡覺了。結果11:30就覺得手腳有點麻,且有些頭痛和緊繃而睡不著,心想是不是高山症發作了,於是再吃半顆。結果整個晚上幾乎無法好好睡覺。
早上遇見昨晚從島峰下來的香港的山友,告訴他我昨晚的狀況。他說應該不是高山症發作,根據他的經驗應該是單木斯的副作用,建議我早上就不要吃,等晚上再繼續服用,以策安全。我聽完後冷靜沈思一番,覺得他分析的有道理,是我自己太緊張了。還好經過隔天一整天的行走, 11公里的路程,上升800公尺到海拔3440的南崎巴札,並沒有太大的問題,我的心才整個安定下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